而東非本身就是大型野生動物的“天堂”,狩獵也就成為了一個十分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項目。
在東非并沒有完全禁止“狩獵”,有不少合法狩獵區,可以在政府許可下,進行狩獵活動。
而且這種合法狩獵區大多分布在東非北部,之所以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也有東非政府扶持北部經濟發展的原因。
東非北部的資源和氣候,遠不如南部,反映在經濟上,就是北部的工農業相對于南部都比較弱。
當然,這里南部和北部,主要是依據赤道劃分。
赤道穿過東非,東部挨著索馬里的朱巴河流域,中間挨著大湖(維多利亞湖)北部沿岸,然后橫穿整個剛果雨林,除了中間經過的大湖區以外,兩邊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說是“不毛之地”。
因此,為了扶持東非北方經濟,第三產業就成為了重要選項,東非北方因為氣候和資源限制,本身在農業和工業上的基礎條件,就很難和南部競爭。
蓋倫塔市長說道:“不過,這個項目的投入十分龐大,且需要我們各省和各個市鎮的相互協調和配合,所以,為了方便大家的合作,我們可以在阿魯沙市設置一個長期會議地點,就高原北部地區旅游業發展,進行統籌管理。”
說到這里,蓋倫塔市長也算圖窮匕見,阿魯沙市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成為這個項目的核心區域。
畢竟這種跨地區的多省市合作,必然要有一個中心,而阿魯沙顯然是綜合條件最佳的選項。
單單是蓋倫塔市長之前所說的區域,其面積就超過三十萬平方公里,涉及五個省,這么大的地區,想要統籌整合區域的資源,位于中心的阿魯沙市都是不二之選。
其他人自然也清楚蓋倫塔市長和阿魯沙市的野心,但是并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為阿魯沙市的位置,交通和資源都是這個項目能否實現必不可少的一環。
其他不說,單單是乞力馬扎羅這個非洲第一高峰,就位于阿魯沙市,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最重要的旅游業資源之一,他們又不可能把這座海拔高達五千多米的大山搬走,還有許多東非比較知名的火山,湖泊也在阿魯沙市。
除此外,塞倫蓋蒂草原,東非大裂谷也和阿魯沙有重要聯系,阿魯沙是沿海通往這兩個區域最便捷的通道,而海外游客,又必須經過沿海地區,因此阿魯沙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參會人員對于把阿魯沙設置為這次旅游業項目的中心城市并不反對,也找不到理由反對。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