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蘇亞雷斯鎮就是之前《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中涉及玻利維亞部分的代表城鎮。
實際上,圣克魯斯省還有一些港口,可以通往巴拉那河航道,但是那些港口和亞松森—利馬鐵路在作用上重合,因此,蘇亞雷斯港就被單挑出來開發建設。
而這里距離巴西的科倫巴港僅有十五公里左右距離,前者條件更好,之所以蘇亞雷斯港被東非重視的一個原因,就在于東非可以在這里駐軍。
科倫巴處于河流交匯地帶,而且是巴拉那河支流巴拉圭的主干道,但是它畢竟屬于巴西領土。
巴西作為南美大國,并不是東非能輕易拿捏的,所以,科倫巴港在東非政府眼里,也就只有經濟上的合作價值。
某種意義上而言,巴西比阿根廷還要特殊一些,那就是巴西在外交上比阿根廷更加靈活,它同時和歐美非各國交好。
這也和巴西的經濟有關,巴西不像阿根廷,農業以谷物和畜牧業為主,他更側重于經濟作物種植,而這使得巴西和美國,歐洲各國的關系都不錯。
加上巴西自身實力也還算強大。巴西海軍就是南大西洋第二強大的海軍勢力,放在全世界也能排到十幾位。
因此,東非在和巴西的外交關系中,并沒有掌握主動權,畢竟,巴西隨時可以拉攏美國等國家,制衡東非,還有,他的體量和地形,就算東非真的采取強硬手段,也未必討得了好,巴西的高原,還有沿海山脈,終究能起到防御作用。
阿根廷的經濟和人口比巴西更加集中,布宜諾斯艾利斯集中全國大部分經濟和人口,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往西就是無險可守的潘帕斯大草原。
假設東非攻陷里約熱內盧,巴西還有圣保羅,薩爾瓦多等城市,并且可以撤到內陸借助地形打游擊,甚至是組織反攻。
阿根廷就沒有這個條件,基本拿下其首都,阿根廷就沒有多少反抗能力,剩下的科爾多凡,羅薩里奧根本無法和巴西那些城市相比。
總而言之,在東非眼里,巴西算是一個大國,并且不像阿根廷那樣容易拿捏,東非也不好采取強硬手段。
關于這一點,在《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中就有體現,巴西對于這份協定的熱情就不高,因為巴西本身不重視巴拉那河航運,而是其東部的那些海港。
這也意味著對科倫巴港,巴西不會有太大投入,巴西人自己都不重視,東非更不可能下大力氣建設科倫巴港。
而蘇亞雷斯港就完全不同了,現在玻利維亞已經成為東非的附庸勢力,蘇亞雷斯港也等于東非的勢力范圍,所以,后續東非資本可以放心大膽的對蘇亞雷斯港進行投資建設。
這就像前世美國為什么下敢于大功夫扶持日韓兩國經濟是一個道理,只要日韓的狗繩攥在美國人手里,所以,美國就不用擔心兩國經濟上背刺美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