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地處于歐亞大陸,大洋洲和南美洲之間的非洲,在世界貿易中的地理優勢就得到了體現,而作為非洲第一工業強國的東非,也在這套東非積極培養的貿易系統中占據了優勢地位。
弗里德里希就說道:“東非是世界貿易的關鍵節點,而交通領域的發展,能不斷鞏固我們在世界貿易中的優勢。”
“鐵路在帝國交通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所以,提高鐵路運輸效率,減少中間環節,壓縮鐵路運輸成本,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在帝國公路交通大發展的背景下,鐵路部門不能消極應對,除了提升技術水平,優化內部系統以外,還要和公路,水運部門加強合作,實現公路,鐵路,水運的聯運。”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線路各個部門就應該進行協商,避免重復建設問題,就像贊比西河流域,日后贊比西河干流通航后,那贊比西河沿岸的大宗貨運運輸,必然會優先選擇水運。”
“鐵路和公路部門,就不應該在其區域內過度建設和投入,甚至要放棄部分投入和運營。”
“同理,一些中短途運輸中,因為公路的出現,你們鐵路部門應該拿出氣魄,主動放棄和公路的不利競爭。”
“當然,其他交通部門也要這么做,總而言之,帝國的交通發展方向是多元化均衡發展模式。”
“相較于競爭,合作才是未來東非各個交通部門的主要方向,從而推動帝國建立世界最高效的交通運輸網絡和格局。”
簡而言之,弗里德里希的意思就是減少東非內部交通的內耗,在國家統一協調下,各種交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聯動發展。
放在20年代以前,東非交通雖然也講究均衡,但是各個交通領域的發展過程中,更重視堆量,且東非國家歷史短暫,缺乏經驗,這就導致了交通發展領域的一些混亂和浪費。
現在東非經濟早就過了粗放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在國際競爭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繼續鞏固東非在世界市場中的優勢。
就像現在,美國經濟一團亂麻,就算等到美國經濟重新梳理恢復后,這個時間段內,東非和蘇聯等國家早就多跑了幾步,東非是放大領先優勢,而蘇聯是追趕和其他工業國之間的差距。
事實上,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東非是否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還有爭議,畢竟東非工業規模雖然排在世界首位,但是人均問題上,東非和歐美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這從城市化水平方面就能有一定的體現,所以,東非更要利用經濟危機這個重要歷史機遇,整合國內資源,縮小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從而讓東非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