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尤其是南方還有東部的水電增長速度很快,等到卡布拉巴薩水電站等工程建成后,更是將全面改變帝國電力產業區域分布。”
“你們可以和水利還有電力部門合作,加快電氣化鐵路建設進度,在七五期間,全國電氣化鐵路占比,最好能達到百分之四十。”
這次比例已經很高,哪怕前世21世紀,電氣化鐵路占比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國家也并不是很多。
就以前世非洲來說,除了南非電氣化鐵路占比超過百分之三十以外,其余非洲國家的電氣化鐵路就沒有超過百分之十的。
當然,前世非洲許多國家別說電氣化鐵路,連普通鐵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都不常見。
而非洲之外,也就遠東還有歐洲的電氣化鐵路程度高,21世紀電氣化程度最高的依舊是瑞士,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然后是比利時,超過百分之八十,日本和遠東帝國都超過百分之七十。
反而北美鐵路發展落后于歐洲和遠東,美國和加拿大的電氣化鐵路占比都不到百分之一水平,這就類似如今美國和加拿大內燃機列車占比極低,蒸汽機車占據主導地位。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北美,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地形一馬平川,而這也就意味兩國水電潛力不高,同時公路交通出現后,加上后來的航空業,兩國更是沒有動力發展鐵路交通。
弗里德里希的大餅依舊沒有畫完,他繼續說道:“到1940年以前,我國電氣化鐵路占比要超過百分之五十,尤其是中部經濟帶區域,要全面實現鐵路電氣化。”
中部經濟帶,它并非指的是東非的中部,而是東非南北國土中段,和赤道平行的廣大區域,該區域包括前世的坦桑尼亞,莫桑比克,馬拉維,津巴布韋,剛果,贊比亞和安哥拉。
也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東非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城市最密集的區域。
而中部經濟帶的鐵路客貨運輸量在東非全國鐵路網中占比也是最高的,畢竟這個區域,不僅承擔東非國內主要客貨運輸,同時也是印度洋和大西洋貿易的重要樞紐。
就比如巴西的貨物,可以先海運到東非西部的港口,然后通過東非的鐵路抵達東非東部港口,再輸送到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沿岸。
雖然在大宗商品運輸中,成本依舊比不過直接繞道好望角,但對東非本國經濟意義重大。
而且,這個時間段,南美東部國家和亞洲的貿易本來就不算多活躍,畢竟雙方都是農業國,經濟互補性并不強,反而東非處在中間位置,成為了絕大部分貿易的最終交易地點。
就拿橡膠產業來說,巴西橡膠出口到東非,完成加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而遠東帝國沒有橡膠種植,可它也不需要和巴西交易,畢竟東南亞的橡膠就很便宜,距離也近,而東非本身就在南洋有殖民地。
同理,遠東帝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像豬毛,桐油,礦產等,南美各國也幾乎不需要,主要還是出口到東非等工業國。
畢竟南美各國主要進口工業制成品,而不是工業生產原材料,他們本身的工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