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大使最后提到的銅礦問題,讓蒙特羅總統很心動,近期以來,智利的經濟危機下,礦產出口能否恢復是當前智利政府最關心的經濟問題。
“胡格大使,這件事我們政府要內部商討一下,請你給我們一些時間,很快就可以給予東非方面答復。”
蒙特羅總統這樣說,至少證明他對東非的提議在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胡格大使補充說:“總統閣下,最后我要提醒一句,在東非有句俗語叫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智利并非我們唯一的選擇,東非的阿拉斯加距離遠一些,但不代表阿拉斯加沒有這個作用。”
東非可不希望智利政府得寸進尺,上趕著不是買賣,所以胡格必須表明東非的態度,這不是東非政府有求于智利。
……
1932年1月20日。
遠東帝國,申城,商務印書館。
在給予了遠東帝國第十九軍一些微不足道的軍事援助后,東非申城領事館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執行。
歷來,遠東帝國對東非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貿易,然后就是文化,東非收藏了大量遠東帝國的文物,古籍。
而申城是遠東帝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這里也是東非收集遠東帝國古代文化素材的重要基地之一。
東非的企業,或者政府部門,還有個人,研究機構,不乏各種收購遠東古籍的活動,申城作為遠東帝國這個時代的文化中心,就有不少東非人從事這種活動。
東非駐申城領事館副領事羅文,正在商務印書館總部和其董事長張元濟進行會談。
“張元濟先生,我此行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勸說貴公司,把商務印書館還有你們在東方圖書館收錄的各種古籍和文物,暫時轉移到東非的領事館內進行安全保存。”
張元濟是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也是遠東帝國文化傳播的重要人物,他戴著一副玻璃眼鏡,穿著一身樸素的青灰色長衫,看起來就是一副傳統文人打扮。
對于東非人,張元濟并不陌生,因為他和東非打交道的時間不短,還有過不少合作。張元濟年輕時曾經擔任過遠東帝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總理衙門就相當于當時的遠東帝國外交部。
因此,他年輕時就和不少國家外交人員打過交道,而東非人是其中比較頻繁的一類。
他任職總理衙門期間,也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彼時遠東帝國也流行過一段時間“東非熱”,因為那時距離東非擊敗英國和葡萄牙不久,東非新晉為世界強國,吸引了世界不少國家的目光,成為部分落后國家試圖學習的對象,從而實現“富國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