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對于這個數據倒是十分滿意,他說道:“這兩三年來,柴29的產量已經穩定在一點二噸每公頃,比如今帝國市面上的大部分豆種產量都要高,因此,我對這個數據已經心滿意足。”
如今東非大豆的畝產平均在六十公斤左右,高產田能達到七十多公斤,而柴29毫無疑問,對于接下來東非大豆種植業,將起到推進作用。
柴29,柴是柴德姓氏的縮寫,而29則是年份,也就是1929年,也就是說柴29這個大豆品種,是柴德教授團隊于1929年完成培育的。
當然,東非顯然不可能只有柴德一個團隊,在大豆種植領域有研究,像東非這種世界大國,即便是大豆這一種作物的研究人員和團隊,企業和單位,就不會少。
阿貝爾說道:“但是,即便是柴29和美國大豆的產量依舊有很大差距,更別說東非的那些普通大豆品種。”
“現在,東非大豆單位產量也就和遠東帝國這個原產地持平,柴29的誕生,也僅僅是勉強超過遠東帝國。”
遠東帝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東北,高產田能輕易超過七十公斤每畝,華北水澆地也能達到六十公斤每畝,而柴29的單位產量穩定在八十公斤以上,如果能夠得到推廣,自然也能讓東非大豆單位面積產量穩定超過遠東帝國。
阿貝爾接著說:“更何況東非在農業領域,技術還有肥料使用量等方面都要超過遠東帝國。”
東非大豆種植,顯然和遠東帝國有很大不同,就比如東非有更加專業的科研團隊,更加高效的種植管理模式,先進的機械設備,豐富的農藥化肥等優勢。
而遠東帝國農業基本以小農經濟為主,即便東北部的大豆主產區也是如此,更加依賴農民的經驗,同時缺乏專業機械設備,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更是幾乎為零,連農家肥使用量可能都不多。
柴德對此倒是不太在意,他說道:“我們東非確實在機械化,育種技術,農藥化肥等方面比遠東帝國種植區更先進,但遠東帝國也有其天然優勢。”
“就比如遠東帝國東北部的土壤,是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之一,而施瓦本省的土地別說和其相比,就是和一些歐亞的普通土地相比,都有些貧瘠。”
“氣候方面,遠東帝國東北的溫度低,這有利于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最后是大豆本身,原產地在遠東帝國,它是一種中高緯度農作物,而施瓦本是熱帶草原和雨林氣候,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東非大豆單位產量低,也完全不奇怪。”
“所以,在我看來,帝國大豆均產能和遠東帝國持平,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現在柴29等高產品種的培育,讓我們未來大豆產量超越遠東帝國幾乎已成定局。”
“在大豆種植領域,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對象是美國,美國在農業技術領域并不比東非差多少,而且他們的大豆種植區,氣候,土壤和遠東帝國東北部一樣,都是頂級自然稟賦。”
“所以,我國想要在大豆單位產量上超越美國,難度并不小,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不斷進步,終有一天,東非在大豆單位面積產量上,也能進入第一梯隊。”
美國大豆種植區,也就是五大湖和中央大平原北部,那里也是黑土分布區,并且是世界第二大黑土分布區,緯度和氣候也和遠東帝國大豆種植區相近,加上美國在農業領域的技術積累,因此,大豆產量能達到世界第一,也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