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政府近些年來的表現,在國際社會上完全就是各國的“笑料”,主動放棄東北,相當于德國把魯爾區送給法國,在申城不積極抗日,允許日本駐軍,相當于蘇聯允許德國在列寧格勒屯兵,更何況申城是長江的門戶,其重要性遠不是列寧格勒能相提并論的。
“金陵政府的表現真是一言難盡,不過我也理解父親你為什么當初對金陵政府不感冒的原因了,就他們的這種作為,用爛泥糊不上墻形容也不為過。”弗里德里希在讀完遠東帝國最終消息后評價說。
恩斯特冷笑著說:“這也是我為什么要求我們在遠東力量向其戰略后方轉移的緣故,如果金陵政府一直維持如今這種德性,那日后日本對遠東帝國的戰爭,前期必然會十分輕松。”
“還有英國這些國家,他們現在放任日本的侵略行為,以后等日本在遠東做大后,遲早會對他們進行反噬。”
“不過,這也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在此前,我們應該對遠東帝國進行有限資助,消弭日本進攻遠東帝國的欲望,把他們引導到南洋地區上來。”
“我們也要幫助日本獲取南洋,澳大利亞等區域的相關情報,加大對澳大利亞鐵礦,煤炭,緬甸和北婆羅洲石油,東印度錫礦等資源的投資。”
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戰略,畢竟現在日本還要消化朝鮮和東北兩塊殖民地,接下來幾年時間,遠東地區將進入一個短暫的穩定期。
其時間也就在五,六年左右,在此期間東非情報部門將加大對日本國內的輿論宣傳工作,將其目光吸引到南洋還有澳大利亞等區域。
客觀而言,南下更有利于日本把侵略成果轉化為國力,同時能發揮起海軍的優勢,而進攻遠東大陸,收益看似不少,投入成本卻也十分高昂,而且也守不住。
前世,日本進攻南洋,
……
東非施瓦本省。
二月份正是施瓦本省大豆收獲的時候,施瓦本省的大豆分為兩季,其中主季在十月到十一月種植,來年二月份,三月份收獲,次季在二月,三月播種,五月到六月收割。
因此,這個時間段,施瓦本省出現一種新奇的景象,東非農民和企業一部分在收割大豆,一部分則在播種大豆。
東非大豆種植,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大豆收割脫粒一體機從豆田中駛過,干黃的豆秧被卷入其中,然后脫粒進入后方的車斗,再通過傳送管道進入旁邊的運輸車輛,豆秧則被直接攪碎還田。
在一塊實驗豆田邊,東非大豆專家柴德和他的團隊,正在對這塊豆田收獲的大豆稱重。
“教授,根據我們測得的最終數據,這一公頃豆田的柴29產量,大約在一點二九四噸,差一點就能達到一點三噸,真是太可惜了。”柴德的學生阿貝爾說道。
一點二九四噸一公頃,差不多就是八十五公斤每畝,而美國大豆畝產很容易就能達到這個水平,高產田甚至能達到一百二十公斤每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