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里海鐵路就不同了,它的跨度太大,沿線勢力復雜,風險高,投入和維護成本也高,因此東非就需要轉變思路。
維爾茨說道:“總之,在波斯,按照帝國最終決策,我們的工作將徹底轉變為經濟殖民為主。”
“而不是把波斯當做殖民地看待,那樣需要付出額外的軍事,還有行政成本,同時,還有可能受到當地民眾的抵觸,這很不劃算。”
“因此,未來我們將逐步減少對波斯國內事務的干預,除非威脅到帝國核心利益的情況下。”
“當然,對于蘇聯還有波斯境內工黨的打壓依舊是我們最基礎的政治任務,并不會因此受到動搖。”
即便轉向經濟殖民,東非也不會放松對蘇聯還有其扶持勢力的警惕,這是政治正確。
而東非轉變在波斯的殖民策略,變成更加隱蔽的經濟殖民,本身也是為了應對蘇聯的威脅。
維爾茨大使說道:“波斯王國政府不能指望帝國為了它們和蘇聯進行直接對抗,畢竟波斯終究不是我們國家的領土,而是他們自己的家園。”
“因此,在抵制蘇聯這個問題上,波斯王國政府應該進行努力,尤其是在加強自身軍事實力的同時,重視民生問題。”
“防止當地勢力,還有工黨勢力做大,相對應的帝國也會減少在波斯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其北部,而把重心放到西部沿海地區。”
東非在波斯的駐軍,主要集中在波斯北方,過去主要用來預防蘇聯,但是現在東非政府認為這并不劃算,東非在波斯的利益,不值得東非這么做,或者說是下這么大功夫這么做。
即便蘇聯直接和波斯開戰以外,那也不是東非那點駐軍可以解決問題的,還有可能被殃及池魚,因此東非的重心轉變為扶持波斯本國武裝力量。
波斯王國政府還有其他地方民族勢力,或許有爭議沖突,但是他們在面對蘇聯的問題上,態度是一致的,畢竟真讓蘇聯把勢力蔓延過來,對他們的威脅最大。
東非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縮回波斯灣,只要能確保蘇聯無法獲取波斯灣出海口即可。
維爾茨說道:“波斯雖然是帝國大中東貿易的重要一環,但也不是非他不可,我們的工作是維持當下帝國在波斯的影響力還有貿易份額,而不是和英國,蘇聯發生直接沖突。”
當然,如果東非真的和兩國發生利益沖突,東非也完全有反應時間,來應對這種風險,畢竟東非在印度洋地區可是無敵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蘇聯和英國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輕舉妄動,挑釁東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