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利貝雷茨的產業過度依賴紡織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因此,在經濟危機來臨時,他的抗風險能力也比較低。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來臨后,利貝雷茨的紡織業就遭受了重創,大量紡織工人失業,這座人口僅僅數萬的小城,也成為了奧匈帝國內,工黨組織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事實上,從19世紀后期以來,利貝雷茨因為高度工業化,就爆發過多次工人運動,19世紀七十年代,當地試圖組建工會,遭到政府的鎮壓。
1893年,利貝雷茨發生了第一次紡織工人大罷工,要求十小時工作制,并且提高工人工資,罷工持續了數周,最終被平息,組織者被解雇打擊。
1905年,利貝雷茨又發生了一次總罷工,這次罷工受到了奧匈帝國國內罷工浪潮和俄國內部革命的雙重影響。
此后,利貝雷茨基本上成為奧匈帝國工黨活躍的區域之一,包括德國工黨,奧地利工黨,甚至是波西米亞工黨都在此活動。
而這次利貝雷茨組織運動的主力就是奧地利工黨。
之所以奧地利工黨在當地影響力大的原因,在于利貝雷茨的人口主要以德意志人為主,他們占到了利貝雷茨人口的八成以上。
利貝雷茨,珀爾茨爾紡織廠。
奧地利工黨在利貝雷茨的負責人諾依曼正在召開工人集會,珀爾茨爾紡織廠是當地最大的一家紡織企業之一,高峰期這里有一千多名紡織工人,如今經濟危機下,珀爾茨爾紡織廠的雇傭工人數只有四百多人。
諾依曼召開的這次集會,就包括許多被裁員的原珀爾茨爾廠員工,當然,還有利貝雷茨其他工廠和企業的工人,珀爾茨爾紡織廠里,現在匯聚了全市三千多名工人。
“同胞們,自從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來,利貝雷茨的經濟就一直處于衰退狀態,而大量工人失業,即便就業人員的工業也被利貝雷茨的資本家們極限壓榨。”
“毫不客氣的說,如今利貝雷茨的工人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大家也知道,如今整個德意志地區,乃至全世界的經濟狀況都不太好。”
“所以,這不僅僅是利貝雷茨一地的問題,而是原本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已經到了將要滅亡的關鍵時刻。”
“但是,即便資本主義經濟會自己覆滅,我們也不應該坐等那一天的到來,而是應該團結起來,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因為在資本主義經濟完蛋以前,我們工人兄弟已經吃不上飯,隨時有可能餓死,所以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勞動成果,從資本家手里搶奪過來。”
“然后學習蘇聯,建設我們工人集體的工廠,所有勞動和收益不再被吸血,而是填飽肚子和裝進我們勞動者自己的口袋里……”
諾依曼站在臨時搭建的的演講臺上,他的話清晰的傳入所有集會人員的耳朵里,引來一片叫好。
“諾依曼同志,你說怎么干,我們就怎么干,一切勞動成果歸我們自己,不要被資本家吸血!”
“我們要面包,要自由,要尊嚴,打倒利貝雷茨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