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萊點點說:“放心吧!首相閣下,我們決計不會讓奧匈帝國的工黨叛亂,蔓延到帝國境內。”
在說完對西里西亞事件的處置后,阿道夫這才說道:“我們也是時候,對德國工黨進行清算了,之前一直忙于軍隊的問題,暫時放松了對工黨的重視,結果就發生了這種事。”
“果然,工黨分子是帝國內部的毒瘤,不能一直把他們留著,接下來,我們要主動創造機會,把德國全國的工黨分子一網打盡。”
眼下,阿道夫奪權的各項手段已經落實,包括軍隊也基本不可能脫離他的控制,也就是說阿道夫在政治上的大部分顧慮已經不再存在。
此前,他需要德國工黨威脅德國精英階層,現在德國精英階層已經被阿道夫和德國民族黨壓制,屈服在阿道夫的威權之下。
所以,沒了后顧之憂的阿道夫,打算提前對德國工黨動刀,這次西里西亞暴動,就給他提供了借口。
雖然在希姆萊的解釋下,他八成確信西里西亞紡織工人暴動和工黨無關,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利用這次事件,正式向德國工黨全面宣戰,并且把這些工黨分子全部抓起來。
于是,1933年1月10日。
也就是奧匈帝國利貝雷茨事件發生后的第三天,西里西亞暴動的第二天,德國境內的民族黨報紙,還有德國官方新聞媒體,在阿道夫的指示下,全面開展了一場對德國工黨的“污蔑”性宣傳。
民族黨的黨報《人民觀察家報》指出:“西里西亞暴動是一場由德國工黨,蘇聯間諜,還有猶……共同策劃的,試圖顛覆國家穩定,毀滅整個德國的活動,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受到了蒙蔽……”
《進攻報》更是殺氣騰騰的說道:“德國工黨是德意志民族內部叛徒的聚集地,勾結猶……和蘇聯等外部勢力,因此要在精神和肉體上,徹底剿滅工黨分子,對整個德國有益。”
這兩份報紙不僅打擊德國工黨,同時還把“猶太”作為重點針對對象,而德國民族黨這么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把德國經濟危機的一切問題都扣在猶……頭上。
雖然說德國經濟問題,猶……確實要負很大的責任,可也不是所有問題都要歸咎這個群體,畢竟猶……主要搞投機,經濟犯罪,造假,詐騙,高利貸,擾亂市場等等,但是,真正掌握德國經濟命脈的還是容克為代表的德國精英階層。
雙方只能說是一丘之貉,不過德國精英階層再怎么說也是德國人,他們的一切都是和德國綁定在一起的,而猶……就完全不值得信任了。
前者在德國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候,還能站出來,后者只會想著多撈一筆,然后跑到其他國家繼續禍害。
德國民族黨的邏輯里,猶……搞亂德國經濟,工黨再利用經濟的混亂,鼓動受害者反對政府,這就形成了閉環,二者在德國民族黨眼里實際上是一體的。
因此,這次針對西里西亞暴動,德國工黨是首要打擊目標,同時猶……也是德國民族黨的重點狩獵對象,加上其他反對者,一場席卷整個德國的政治迫害行動就此拉開序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