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
自從上個世紀的意奧戰爭以來,威尼斯就長期處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不過這么多年過去,威尼斯在奧匈帝國境內的發展只能用平淡形容。
雖然威尼斯作為重要海港,對于奧匈帝國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在占領威尼斯之前,的里雅斯特已經成為奧匈帝國海運中心,這種趨勢在占領威尼斯之后依舊沒有得到改變。
1932年的里雅斯特的貨物吞吐量高達四百多萬噸,而同時期的威尼斯不足一百萬噸,不到的里雅斯特的四分之一。
的里雅斯特距離奧匈帝國的經濟腹地更近,所以帝國貨物大部分從的里雅斯特中轉,比如奧地利,波西米亞,匈牙利等地,威尼斯天然難以和的里雅斯特競爭。
產業結構上,威尼斯也衰退的厲害,歷史上威尼斯是亞得里亞海岸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積累深厚。
但是上個世紀的意奧戰爭對威尼斯是一場空前的浩劫,戰爭摧毀了威尼斯的正常經濟秩序,同時,大量人口流失,許多產業和人員被彼時的東非挖走。
所以,19世紀末的威尼斯只能用百廢待興來形容,但是,出于各種考慮,奧匈帝國對當地的投資力度有限。
在威尼斯的一間酒館里,意大利人萊爾托就在對奧匈帝國進行抨擊。
“奧地利是威尼斯衰落的罪魁禍首,曾經威尼斯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商業和貿易格外繁榮,現在,別說整個歐洲,就算在奧匈帝國境內,我們威尼斯也排不上號。”
“只有脫離奧匈帝國,威尼斯在經濟上才有更光明的未來。”
萊爾托醉醺醺的向他的酒友們抱怨著,在他看來,奧匈帝國對于威尼斯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
這當然不是客觀的說法,誠然奧匈帝國更重視的里雅斯特,但是,威尼斯的衰落即便沒有奧匈帝國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
前世,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在一戰后,就都歸意大利統治,可威尼斯的經濟也沒見到好轉,即便21世紀,的里雅斯特也比威尼斯更加發達。
21世紀的的里雅斯特以物流,制造業和國際貿易為主,而威尼斯只能依托旅游業茍延殘喘,威尼斯的經濟中旅游業占比超過百分之五十,間接影響超過百分之七十,人口外流嚴重。
因此,即便脫離奧匈帝國,威尼斯也不可能獲得更好的發展,至少經濟上是如此,在奧匈帝國,威尼斯至少還能吃上大鍋飯。
雖然奧匈帝國對的里雅斯特的投資更多,但是威尼斯獲得的政策也不少,畢竟奧匈帝國缺乏港口。
如果威尼斯屬于意大利,他的港口地位將進一步削弱,意大利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狹長的地形,港口多如牛毛,威尼斯即便過去也很難受到重視。
但是萊爾托并不會想這么多,作為一個意大利人,他天然反感奧匈帝國,甚至是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