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李恩問道:“不知道舒斯特先生,你的技術怎么樣?焊接工在東非其實并不算稀缺。”
聽到布李恩的詢問,舒斯特解釋說:“先生,雖然我只是一名焊接工人,但是我向你保證,我的技術還是很過硬的,否則也不可能在汽車廠干下去。”
“我工作的溫特吐克海姆工廠,在斯圖加特也算知名的大企業,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
布李恩點點頭說:“如果我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這家工廠應該是為戴姆勒汽車公司生產汽車,戴姆勒汽車在德國也確實算比較有名氣的汽車廠。”
舒斯特說:“就是戴姆勒汽車公司,這可是我們斯圖加特的知名企業。”
戴姆勒汽車公司是斯圖加特市的三大汽車產業公司之一,另外兩家分別是保時捷和博世,不過只有戴姆勒汽車公司在斯圖加特有完整的產業,生產民用和軍用車輛,同時在高端轎車領域,戴姆勒頗有話語權。
保時捷雖然也是汽車產業企業,但更類似咨詢和設計公司,1931年才成立,專心于汽車設計,它的客戶就包括戴姆勒,奧迪等德國汽車生產企業,自身卻沒有獨立工廠。
而博世的重點經營領域,是汽車配件,像汽車點火系統,燃油噴射設備,電器部件等等,主要為戴姆勒,歐寶等汽車廠商提供核心零部件。
除了這三家頗具規模以外,在斯圖加特還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小汽車產業廠家,就比如內卡汽車廠,瑞特摩托車廠等。
在1929年的世紀經濟危機中,斯圖加特還有大量倒閉的汽車相關公司和生產商,能活到現在的,要么有資本,要么有核心技術。
但是毫無疑問,在斯圖加特市當前汽車產業的龍頭老大就是戴姆勒汽車公司,排在他之后的保時捷和博世,都為其提供部分服務。
因此,舒斯特能在戴姆勒汽車公司旗下的汽車廠工作,顯然技術并不平庸,至少也是一個熟練工。
舒斯特就說道:“除此外我還有一張高級焊接工證,并且有十六年的從業經歷。”
布李恩看著眼前的中年人,心里尋思著,舒斯特看起來也就三十歲出頭,卻有十六年從業經歷,那說明他十幾歲可能就已經展開工作。
不過,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并不罕見,歐洲目前可是連童工都還存在,而東非的成年年齡也就是十七歲,之后就可以參加社會工作。
布李恩說:“好了,我相信舒斯特先生你應該屬于高級技術人員,不過,你既然為戴姆勒汽車公司工作,為什么還想移民海外呢?要知道戴姆勒汽車公司可不是小廠,它的待遇至少比普通企業也強不少,更別說你還是技術性工種。”
對于這個問題,舒斯特沒有搪塞,他直言不諱的說道:“我想申請移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是德國人,或者說不是德意志人,而是捷克人。”
然后,舒斯特低聲對布李恩說道:“先生,我相信你也知道如今德國的新首相,他對于我們捷克人是存在偏見的,至少我有預感,接下來德國并不是一塊好地方。”
捷克人屬于斯拉夫人,而斯拉夫人在德國首相阿道夫口中屬于“劣等”民族,這可能也是舒斯特擔憂的主要來源。
他接著說道:“就在此前,我們廠就受到了政府的檢查,有幾名猶…就被直接逮捕,雖然我不是猶…但是也難免不為自己的處境擔憂,如果我是德意志人,那肯定不會想著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