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意大利的國力確實處在一個比較模糊的界限,但是除了公認的列強,還有遠東帝國,奧斯曼帝國,巴西,阿根廷這種大國以外,意大利的軍事實力毫無疑問比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要強大的多。
只不過意大利在歐洲的位置算不上太好,西有法國,東有奧匈帝國,南部的地中海又有英國的海洋霸權。
縱觀意大利僅有的兩塊殖民地,也是英國,法國和東非相互妥協的結果,比如紅海殖民地就挨著法國的吉布提,英國的索馬里蘭、埃及,然后是東非以及附屬國阿比西尼亞。
意屬利比亞同樣如此,東邊是英國的埃及,西邊是法屬利比亞,南邊是東非的殖民地達爾富爾。
直觀描述,意大利的殖民地實際上就是英國,法國和東非的“緩沖區”,是三個大國施舍來的。
艾卜耶德等人對東非和意大利兩國的實力,并沒有明確的概念,雖然東非是公認的世界強國,可是,利比亞人接觸東非這個國家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宰古特說道:“首領,對于這處疑似東非的軍事據點,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我擔心他們和意大利人有聯系,會把我們出賣給意大利人。”
艾卜耶德說道:“我也有這種擔憂,不管是東非,還是意大利,他們實際上都是歐洲人,就像英國,法國那樣,我們和他們打交道一定要小心。”
東非顯然不是“歐洲”國家,但是艾卜耶德還是把東非歸類到歐洲之中。
這類似遠東帝國許多民眾認知中的西方國家一樣,他們都是“白人”,是一伙的。
可是利比亞人也是白色人種,所以他們天然不會對歐洲有“白人”的這種政治概念,用“異教徒”來形容更貼切,而一般異教徒,也就是“歐洲人”。
艾卜耶德和宰古特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他們對東非這個國度確實十分陌生,接觸也少,可是如今在意屬利比亞,意大利人和東非合作的“利比亞鐵路項目”可是大名鼎鼎。
宰古特說道:“意大利人和東非有合作建設的鐵路項目,這說明兩個國家的關系很好。”
“而意大利人是我們的敵人,東非出于和意大利關系的考慮,也可能把我們歸類為危險對象。”
“即便不和我們發生沖突,也有可能給意大利人通風報信,如果真發生了這種情況,我們想折返回昔蘭尼加就困難了。”
雖然艾卜耶德和宰古特沒有多少見識,但是他們也是知道歐洲人有一種名為“無線電”的通信手段,所以,
即便他們不和東非發生沖突,也有可能被東非把情報出賣給意大利。
艾卜耶德面色凝重,他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將這處東非人的軍事據點拿下?”
宰古特點點頭:“我確實傾向于這個想法,畢竟這個東非人的據點可不是意大利重兵把守的賈盧鎮,我們想吃掉這里并不難做到。”
艾卜耶德打斷道:“好了,宰古特,我們本來就得罪了意大利,現在難道還要樹立新的敵人么?”
“在國際上,東非可比意大利要強悍的多,我雖然沒去過這個國家,但是他們的大名,在全世界也是響當當的,甚至比意大利人還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