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最喜歡用21式火焰噴射器燒林子,不過21式火焰噴射器,太過笨重,也不耐用,29式火焰噴射器就輕便的多了。”
保羅說道:“這也是我們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通過材料,結構還有配方上的不斷進步,以后火焰噴射器只會更加輕便,威力也更大。”
“當然,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次29式火焰噴射器的威力,既然他們說改良了燃料配比,那應該在射程還有單范圍上有所進步。”
赫爾穆特少尉說道:“這次我帶來的新染料就不少,都在油桶里裝著,放在船的后面。”
之后,卡爾斯試驗場和赫爾穆特少尉的人,就將這次的貨物依次卸下船,除了29式火焰噴射器之外,赫爾穆特少尉同樣帶來了大量食品,藥品還有驅蚊蟲的東西。
在東加里曼丹,蚊蟲比東非本土還要多得多,東非本土的蚊蟲,尤其是湖區比較泛濫,而東加里曼丹是全境都深受其害。
因此,這里對驅蚊產品還有一些藥物的需求比東非本土都更加旺盛。
不過,東加里曼丹移民幸運的地方在于,它們的宗主國是東非,東非是唯一一個熱帶強國,在針對熱帶蚊蟲還有疾病的手段上,無出其右。
上個世紀,東非本土從東非高原往內陸殖民的時候,背后可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持,各種物資,尤其是藥品更是極其缺乏。
等到東非徹底占領并準備對東加里曼丹進行開發的時候,一戰都快打完了,而同時期東非已經成為了所謂的“初級工業強國”,初級更像是調侃,后面的工業強國才是關鍵。
前世的遠東帝國,或許也可以這樣自稱,比如發展中的制造業強國,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制造業強國,這兩者本來就有一定的沖突,但偏偏又都不算錯。
不過,放在20世紀前期,東非提所謂的初級工業強國概念,基本就沒有什么國際認同了,畢竟前世發展中國家是有實打實標準的。
20世紀前期,強國就是強國,一些民生和經濟質量問題,國際社會根本就不重視,就像日本后世戲稱貧窮帝國主義,這個時候就根本沒有這種說法,不說在亞洲,即便歐美國家一樣會把日本看做同一級別的對手。
還有一個典型案例就是蘇聯,完成兩個工業計劃以后的蘇聯,就成為了所謂的“工業化國家”,但是,后世人就很清楚,蘇聯的工業化有很大的跛腳問題,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都能達到一流水平,輕工業和民用工業和其他列強對比就顯得比較落后,甚至勉強達到二流水平。
蘇聯在輕工業和民用工業達到世界二流水平,一定程度上不是蘇聯有多出色,而是世界上還有太多的國家和地區,過于落后,還處于農業社會,因此,哪怕蘇聯的輕工業和民用工業發展遠不及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對比它周邊國家也很先進。
這個周邊,同樣包括東歐,比如波蘭,西烏克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等,他們的發展水平就很低,只有少量的工業,且這些工業還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德國,奧匈帝國這些國家商人進行投資的,可是一旦外部資本撤走資金,技術還有人員,原本就少的可憐的工業,就有崩塌的風險。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