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前熟知這種情況的恩斯特,早就做好了準備,彼時東非的國力也空前發展,再加上地理優勢,東非大舉入侵南美市場。
這個階段,其實美國還不至于感到憂慮,畢竟美國在南美的布局可比東非早的多,兩國只能說打了個半斤八兩。
真正讓美國在南美徹底失勢的,還是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直接導致美國局勢動蕩,社會秩序崩壞,財政結構失衡。
東非借此機會,成功挑撥發動了查科戰爭,打通玻利維亞,使得東非的勢力蔓延到南美洲腹地,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從哥倫比亞往南,東非的勢力和觸手幾乎覆蓋了整個南美市場,并且威脅到美國在加勒比海的利益。
因此,說美國正面競爭不過東非確實是客觀事實,在羅斯福政府上臺之前,美國和東非一樣,都是搞霸權主義的高手。
現在,羅斯福的睦鄰政策一提出了,就像一張賭桌上輸了牌的人報了警,東非還有歐洲一些國家就要問候美國人的母親了。
還真別說,如果說美國“國父”是法國人的話,那美國母親還真就是英國人,兩者都是一脈相傳的“缺德”。
恩斯特說道:“現在,事已成舟,多說無益,美國甚至已經在加勒比海地區撤出了一些殖民地軍隊,這就讓南美各國看到了他羅斯福的誠意。”
“不管羅斯福出于什么心理,他的睦鄰政策都對東非利益造成了傷害,我們也必須馬上改變在南美的外交政策。”
“首先是加快挑選帝國在南美的利益代言人,現在我們在南美還有優勢,把那些親東非的勢力,盡快挑撥起來,充當我們在南美的爪牙。”
“同時,撤銷一些不太重要的軍事基地項目,減少在南美洲的兵力,只保留重點軍事基地,尤其是北部,防止美國的滲透。”
“最后,美國想要召開蒙得維地亞會議,我們也要參與進去,并且表明帝國的態度。”
美國人既然掀了桌子,東非肯定不可能也學他們這樣“撒潑打滾”。
恩斯特接著說道:“最重要的是,東非應該極力阻止美國所謂的美洲共識,尤其要把南美和北美區分開來,強調兩塊大陸的獨立性。”
美國干涉南美,最喜歡提到的一個說法,那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所以,美洲國家應該把美洲之外的國家排除在外,或者說一致對外。
這對于東非是很不利的,畢竟東非不是美洲國家,所以東非必須否定美國的這種說法。
弗里德里希皇儲補充說道:“我們也可以提倡南大西洋洋經濟合作,畢竟南美主要國家的經濟,本身就和南大西洋息息相關。”
當然,以上的應對措施,本質上還是東非吃虧,畢竟東非本來現在就在南美占據優勢。
而上面提到的應對方案,不僅不能給東非帶來利益,還要讓渡一部分利益,來拉攏南美各國。
這么憋屈的事情,東非肯定不能讓美國如此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