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地區為起點,抵達遠東帝國西北也就兩千公里路程,而且可以繞過遠東帝國西南高原和山地,雖然也要經過帕米爾高原,但是帕米爾高原的海拔比西南高原要低的多,并不會阻礙飛機的通行。
霍夫曼說道:“現在帝國主要構建的西北航線是從瓜達爾起飛,然后經停迪化,最終抵達西安,全程大約五千公里,安全性相對于過去西南航線要高上許多。”
“而且,瓜達爾港就在印度洋沿岸,面向帝國本土,貨物和人員的運輸并不困難,可以先通過輪船把大量物資送往瓜達爾港,再輸送到遠東帝國境內,中間只經過阿富汗,不會對航線造成威脅。”
“也可以直接從本土機場起飛,然后經停瓜達爾,再飛抵遠東帝國西北,不通過海路中轉。”
“這樣,東非本土的飛機,就可以直達遠東帝國境內,這條航線的可行性要遠高于西南航線。”
“唯一值得警惕的只有蘇聯,聽說這幾年蘇聯對遠東帝國西北的滲透不弱,不過好在遠東帝國方面和蘇聯關系不好,而且我們的飛機也不需要經過蘇聯控制的中亞區域。”
蘇聯對遠東帝國西北的影響力很大,并且對邊境地帶進行了全方位的滲透,就比如之前提到的疏勒縣,就容易受其干擾。
而德國歐亞航線沒能建立起來,蘇聯就起到了巨大作用,德國飛機的飛行距離有限,需要中間建立更多的中轉機場,而在蘇聯的阻撓下,德國就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在遠東帝國西北邊境還有阿富汗等地,影響力太弱。
這也是歐亞航空公司在西北業務的終點是迪化的重要原因,迪化已經屬于西域比較靠內陸的地方,距離邊境有一段距離,蘇聯的影響力也很難蔓延到這里。
但是,迪化以西的航線無法建設,德國歐亞航線的目的自然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東非在這方面就和德國不同,在中亞東非同樣有深刻的影響力,就比如阿富汗,在面對德國和蘇聯時,它肯定會倒向蘇聯,如果是東非和蘇聯,阿富汗就要斟酌了。
在中亞,東非,蘇聯和英國是三個主要玩家,因此,蘇聯和英國兩國很難把東非拒之門外。
當然,蘇聯在中亞的影響力毫無疑問是排在首位的,然后是英國,最后才能輪得到東非,畢竟蘇聯本身在中亞就有大量領土,而英國有印度殖民地支撐,在阿富汗也培養了大量勢力。
東非在中亞同樣有扶持勢力,主要就是阿富汗等地的一些部落勢力,阿富汗對蘇聯和英國態度都不算好,歷史恩怨比較多,畢竟兩國(沙俄是蘇聯前身)歷史上都入侵過這里。
因此,東非和阿富汗人的合作自然也就更加方便,或者說當地勢力希望引入東非,來制衡蘇聯和英國這兩個有前科的國家。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