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莫斯科周邊是開闊的平原地帶,這意味著莫斯科周邊有大量的耕地和糧食產出,同時周邊無險可守,有利于占據莫斯科的俄國工黨主動出擊,到鄉下征收糧食,打擊反動勢力。
而維也納周邊糧食產出有限,山地阻隔了維也納盆地內的對外聯絡,同時,也方便了反動勢力借助周邊地形給聯合政府搗亂。
就這樣,隨著時間推移,還有聯合政府為了應對如今艱難形勢做出的決定,維也納的問題也開始出現。
物資短缺,讓維也納市民的生活水平開始下降,不僅是糧食供應問題,還有維也納工業所需的原材料也出了問題,這樣工業商品產量自然也會減少。
這種局面下,東非移民署,大使館還有安全部門等在維也納的機構,也開始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維也納東城區。
東非移民署的職員克亞索夫,拿著一份名單,按照上面的地址,來到了東城區的一處民宅,敲響了房門。
“哪位?”房門里傳來聲音。
“克拉斯特先生,我是克亞索夫,東非移民署的人,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克亞索夫回答道。
聽到克亞索夫的聲音,里面終于傳來了動靜,門鎖被打開,一雙眼睛從門縫里探出。
那雙眼睛盯著克亞索夫看了一下,又小心看看了他身后,確定沒有問題后,才放松的說了句:“原來是你,我記得兩個月前你來過一趟。”
克亞索夫笑了笑說道:“克拉斯特先生,你的記性真好,不知道我能不能進去坐一坐?”
“當然,”克拉斯特打開門,把他放了進來,“克亞索夫先生,沒想到你們居然還沒有離開維也納。”
克亞索夫一邊走進屋,一邊回應說道:“這是自然,現在維也納雖然換了主人,但是我們這些外國公民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在維也納的外國人,當然不可能沒有受到影響,只不過現在聯合政府沒有功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們身上,尤其是德國對聯合政府宣戰之后。
克拉斯特把門關上,并且插上門栓,房間里顯得比較昏暗,窗戶的窗簾遮住,透光性并不是很好,也沒有開燈。
當然,這也好理解,維也納的電費本來就不便宜,白天開燈這種奢侈行為也就只有東非一些平民會這么干,更別說現在維也納的電力更加緊張,發電廠需要的煤炭,現在都供應緊張。
克拉斯特讓他坐在沙發上,給他倒了一杯開水,然后說道:“兩個月前,還能用茶招待你,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只能委屈克亞索夫先生了。”
克亞索夫對此完全不在意,他說道:“白開水就不錯,在東非喝熱水是很普遍的事,現在,維也納能喝上一口熱乎的,就已經很好了。”
燒熱水也是需要能源的,這放在20世紀前期的奧地利,并不算困難,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所以能燒熱水招待客人就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