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聯合政府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在于維也納人口更多,產業更加集中,他們所掌握的資源也就更多。
就像俄國,之前工黨就是依托圣彼得堡以及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資源,逐漸掌握全國,并且肅清沙俄殘余勢力以及外部干涉勢力。
同樣,現在維也納也面臨著莫斯科的問題,那就是糧食短缺,而且這個問題也更加嚴重。
維也納坐落于盆地之中,耕地面積有限,但是作為全國政治中心,這里的人口又太多,如果是工業時代以前,維也納盆地自給自足沒有多少問題,現在維也納的大部分糧食依賴匈牙利等地區的供應。
更別說,維也納周邊的一些鄉下區域,現在還并沒有被聯合政府掌握,而是控制在貴族和地主手中。
因此,維也納的糧食問題格外嚴峻,隨著魯道夫在布達佩斯重新組建政府,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匈牙利方面已經停止了和奧地利的糧食輸送,并且對維也納進行封鎖。
想打破這種僵局,聯合政府就必須派出軍隊,東出匈牙利,占領更多的糧食產區,至于維也納北面的波西米亞,雖然大部分地區控制在工黨手中,但是因為戰亂問題,糧食生產本就受到了嚴重影響。
同時,想把波西米亞的糧食運輸過來也不容易,因為德軍入侵,波西米亞許多反動勢力死灰復燃,在后方展開破壞活動,其中截斷糧道就是最常見的破壞活動。
面對科普勒尼希所提到的問題,聯合政府軍事總指揮,霍納面色也不好看,他皺著眉頭說道:“現在想調動力量發動東征,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
“德國人已經從西、北兩個方向,發動進攻,并且占領了不少地方,我們在西線和北線,也急缺兵力來應對德國人的攻勢。”
“而匈牙利方面,哈布斯堡的軍隊同樣不可小覷,因為之前匈牙利事件的原因,奧匈帝國一些精銳部隊就駐守在匈牙利,現在這些這些軍隊,被魯道夫拿來對付我們。”
“他們的戰斗力不見得比德軍弱多少,畢竟奧匈帝國也是歐洲列強,曾經在一戰中和德國一起作戰的鋼鐵之師。”
“這也就意味著,想要東征匈牙利,我們只派出普通軍隊,肯定是不行的,這勢必會分散我們的力量,容易讓我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面是強大的德軍,一面是實力不弱的奧匈帝國軍隊,如果只是對付奧匈帝國軍隊,那聯合政府不說穩贏,也能立于不敗之地。
可現在,西面和北面有德國人入侵后,就讓聯合政府軍的處境十分艱難了,光是應對德軍,現在聯合政府就已經十分吃力,如果再抽調一部分兵力到匈牙利戰場,就有可能引發西線和北線的崩潰。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更糟糕的情況是,如果匈牙利戰場上,聯合政府軍也被拖住,維也納的糧食問題得不到解決,維也納恐怕會內部先爆發動亂。
科普勒尼希十分頭疼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只能賭一把了,西線和北線的兵力不能減少,德軍是我們的大敵,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東線同樣要打開局面,所以,維也納要全面動員,征兵組建部隊,試一試,能不能打開局面。”
“同時,要嚴格限制維也納市民的口糧,杜絕浪費行為出現,每天嚴格按量供應,優先保障士兵和工人的口糧。”
沒有辦法,現在維也納面臨的困難,只能通過這些手段進行彌補,以前俄國工黨能打破糧食封鎖,并不意味著聯合政府也能輕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