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布拉格的失守,波西米亞工黨的形勢也變得被動起來,當下反動勢力徹底在波西米亞占據了上風。
雖然說工黨還占據著不少區域,可要知道一點,那就是歐洲的工黨,基本和蘇聯一樣,更重視城市,而非鄉村地區,這使得目前工黨占據優勢的波西米亞東部和南部,實際上除了城鎮以外,鄉村地區還有很多被原奧匈帝國貴族和鄉紳控制著。
更別說,波西米亞作為奧匈帝國工業集中區域,城市力量對鄉村能夠起到壓制作用。
而布拉格是波西米亞第一大工業城市,其體量其實和維也納,布達佩斯在同一水平,只不過政治地位略低一些。
1934年,布拉格的人口差不多也有一百多萬,比前世同一時間段要多幾十萬,至于原因也很簡單,在奧匈帝國治下,布拉格等大城市,也能更方便人口和資源的集中。
前世這個時間段,波西米亞早就獨立變成捷克了,這也意味著它失去了過去奧匈帝國原本的國內大市場。
現在,德國占領了布拉格,就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工業,加上其他德國占領區,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倒向德國。
而在奧地利方向,德國的進展也在穩步推進,現在德軍基本占領了奧地利東部山區大部分,正在迅速向維也納逼近。
如果,接下來維也納也失守,那奧匈帝國工黨就將徹底陷入劣勢,因為除了波西米亞和奧地利之外,在奧匈帝國的其他地方,工黨并沒有占據優勢。
匈牙利工黨現在只能給匈牙利政府添亂,卻沒有能力發動當地的群眾,畢竟此前匈牙利工黨就失敗過一次,而且,匈牙利對哈布斯堡的支持也比上一次更高。
現在匈牙利可以說是奧匈帝國貴族最后的基本盤,他們從中央到地方,控制力都比較強。
當然,匈牙利依舊支持哈布斯堡皇室,這對于接下來德國反而是一個麻煩,畢竟哈布斯堡皇室不倒臺的話,德國想全面控制奧匈帝國的難度就會上升。
除此外,德國想吞并奧匈帝國還面臨著一個麻煩,那就是英法等國家的反對。
隨著德軍進入奧匈帝國,并且扶持傀儡政府,英法兩國自然也看出了阿道夫的野心。
對于德國吞并奧匈帝國,其實英法十分糾結,因為他們既希望德國能夠抵抗和鎮壓蘇聯和歐洲工黨,又害怕德國過于強大。
所以,英法兩國目前的想法是,德國可以吞并奧匈帝國,但不能全部吃掉,就比如最好德國只吞并一部分奧匈帝國,而另一部分由意大利,塞爾維亞,波蘭等國家瓜分。
這樣德國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加強,又不超出英法心理預期太多,至于阻止德奧合并,英法則完全無能為力。
現在,英國和法國實際上都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外部面臨美國,東非,德國,蘇聯等國家的激烈競爭,內部要壓制殖民地的民族獨立浪潮,還要警惕本土工黨勢力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