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英國和法國根本無力干涉奧匈帝國的變局,他們現在對德國只有一個外交戰略,那就是挑撥德國和蘇聯關系,讓德國和蘇聯打起來。
但是,目前德國和蘇聯還沒有到徹底撕破臉皮的時候,德國要整軍備戰,同時,接著吞掉奧匈帝國的話,也需要消化。
而蘇聯正在進行經濟建設,也暫時不想和德國打仗,現在奧匈帝國工黨,受到蘇聯的支持力度就沒有那么大,就包括這方面原因。
而且,奧匈帝國工黨和蘇聯并不接壤,中間還隔著羅馬尼亞,波蘭,西烏克蘭,保加利亞這些國家,以及匈牙利。
這就讓蘇聯無法對奧匈帝國工黨進行大規模援助,如果不是交通限制的話,蘇聯肯定不介意讓奧匈帝國變色,哪怕拖延本國工業化進度,畢竟讓德國順利吞掉奧匈帝國,那未來難受的還是蘇聯。
總而言之,奧匈帝國如今的局勢,十分錯綜復雜,德國,英國,法國,蘇聯等諸多國家都有參與。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那就是德國占據絕對優勢。
現在,德國最擔心的反而是意大利方面,意大利如果在軍事上取得太大進展,就有可能分有一大塊蛋糕。
因此,德國一直沒有對威尼斯還有奧匈帝國阿爾卑斯山脈南部的奧匈帝國軍隊進行干涉,阿道夫希望當地的奧匈帝國軍隊給意大利造成一些麻煩,但又不想徹底得罪意大利。
如今意大利,實際上也可以算作列強的一員,至少相對于列強守門員西班牙,意大利在整體實力上就已經超過太多。
四千萬人口的意大利,并且工業化程度也相對可觀,同時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能夠在南歐和地中海起到作用,這就讓意大利的拉攏價值拉到了最大。
阿道夫還是希望未來意大利能夠站在德國一邊的,最好能夠和德國配合,從南面給法國造成壓力。
別看阿道夫比較自負,而且現在法國衰弱的厲害,但是不到真開打,誰也不敢保證己方就能完全取得決定性優勢,畢竟一戰時,德國就自認為比法國強太多,可最后還是沒有擊敗這個老對手,并且付出了巨大代價。
所以,有了一戰的經驗,在面對法國時,德國只會更用盡全力,而意大利的作用就得到體現,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在如果意大利和法國發生戰爭,法國能否拿下意大利都不好說。
所以,阿道夫等德國高層看來,只要德國和意大利聯手,那德國對法國的勝算就能達到百分之百。
而想拉攏意大利,德國就不能直接和意大利對上,所以讓南部的奧匈帝國軍隊和意大利繼續消耗,就很不錯,等德國拿下奧匈帝國其他區域之后,德國再過來協調,就可以在不得罪意大利的同時,又起到防止意大利做大的效果。
反過來,如果德國不能拉攏意大利,反而讓其跑到英法那邊去,德國就會很被動了。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