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格說道:“現在,奧匈帝國想要翻盤,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德國戰勝工黨政府,不過,德國人戰勝工黨后,那奧匈帝國即便存在,也大概率會變成德國的傀儡。”
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只怕德國的野心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一些,畢竟恢復大德意志一直是德國的執念之一。”
“不過,我們現在想對奧匈帝國,施以援手也無能為力,東非在歐洲沒有多少影響力,從英國的態度上來看,他們也不希望我們介入歐洲事務。”
東非能不能軍事上介入歐洲,完全看英國的人的想法,畢竟東非真要在軍事上對奧匈帝國進行支援的話,只能通過蘇伊士運河。
而英國人完全不敢把東非放進地中海,此前,英國駐東非大使,就隱晦的向東非表示,歐洲的事務應該由歐洲自己解決,話外之意,自然是不希望東非出手。
對于英國而言,東非才是更大的麻煩,對其地中海霸權的威脅,甚至在德國和意大利之上。
施瓦格就很不屑的說道:“在英國人心里,帝國可比德國,意大利還要難對付的多,德國并非海上強國,所以想要短時間內,威脅其地中海利益和地位,并不容易做到。”
“意大利雖然對地中海也有野心,但是,意大利自身實力弱,海軍發展天然受限。”
意大利面臨的問題,和日本類似,也就是本國資源十分匱乏,甚至意大利的問題還要嚴重,畢竟日本的地理位置并不容易受到封鎖,能夠從外部獲得穩定的煤炭,鐵礦資源,而意大利就被堵死在地中海里。
地中海的兩個命門,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又控制在英國手中,而地中海沿岸的資源,要么難以開發,要么并不控制在意大利手中。
所以,英國想壓制意大利,并不難做到,意大利也不是日本,離英國太遠,所以英國面對日本的背刺時,只能干瞪眼。
反觀意大利,英國作為地中海霸主,想要拿捏意大利,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至于意大利如果想單獨破局,基本沒有這個可能性,和德國合作,或許還能賭一把。
不過在東非,對于德意是否會像前世一樣聯手,就連恩斯特也拿不定主意,因為意大利的情況太特殊。
施瓦格就說道:“現在,意大利在歐洲的態度,充滿了不確定性,誰也不能保證后面意大利會選擇站隊在哪一邊。”
“英國人和德國人或許都認為意大利是具有拉攏價值的,但是誰能最終把意大利拉入自己陣營,就看哪個更符合貝尼托心意了。”
“意大利和德奧陣營的矛盾,主要還是奧匈帝國和意大利間的矛盾,且不具調和的可能性,此前,意大利一直將奧匈帝國視為頭號敵人,德國作為奧匈帝國的盟友自然也受到一定牽連。”
“而意大利和英法之間的矛盾,同樣不容忽視,意大利和奧匈帝國有領土糾紛,同樣和法國在科西嘉島有爭議,同時兩國在北非也是競爭關系。”
“至于英國和意大利的矛盾,同樣很難調和。”
英國和意大利的矛盾,這就涉及到意大利的地緣利益所在了,意大利的地形,猶如一把伸入地中海的匕首。
所以包括貝尼托本人都認為地中海是意大利最核心的利益所在,他稱地中海是“我們的海。”
可是,誰都知道英國是現在的地中海霸主,這就和意大利產生了根本的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