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所說,意大利之所以在經濟上比日本看起來更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意大利是歐洲國家。
而歐洲,北美北部和非洲南部,這三塊區域的下限就比世界其他地區要高,歐洲幾乎是全域發達,就算經濟基礎較差的巴爾干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民眾生活質量也在大部分殖民地和落后國家和地區之上。
而北美北部,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質量一點不比歐洲差,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羅斯福上臺后,積極推進睦鄰政策,墨西哥和古巴的日子也相對好過了一些。
非洲南部基本就是東非一家獨大,提升了整個區域的下限。
作為歐洲新大國的意大利,本身經濟下限就強于區域外多數地區和國家,這完全不值得奇怪。
可是具體到歐洲內部時,意大利就差了太多,奧匈帝國過去是歐洲傳統豪強,它的家底,技術積累,人才儲備,產業完整度只會在意大利之上。
因此,收復東倫巴第和威尼斯,對意大利意義重大,可以直接讓意大利在工業發展上少走一些彎路。
恩斯特分析著說:“隨著德奧合并,意大利統一,世界局勢也越來越朝著危險的深淵邊緣靠近。”
“一個以德國為核心的世界性政治軍事陣營的雛形,正在世界上加速形成,并且可能直接動搖整個世界的和平還有秩序上的穩定。”
“這個世界政治軍事陣營,在原本一戰同盟國的基礎上得到極大加強。”
弗里德里希皇儲明白恩斯特的意思,他配合著說道:“一戰時期,同盟國的主力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但是奧匈帝國因為內部政治和權力的分散,所以根本無法將潛力激發出來。”
“而德國就能做到這一點,吞并了奧匈帝國后的德國,只會比一戰時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同盟更加強大。”
“除此外,德國現在和意大利,日本關系也靠攏,未來就有可能出現,這三個列強結成軍事同盟。”
“這還不是德國能利用力量的全部,還有西班牙和奧斯曼帝國,這兩個衰落的大國,也有可能徹底投靠這個新的政治軍事集團。”
西班牙現在的問題很嚴重,但是不可否認,西班牙是歐洲內部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英、法、德、意、蘇幾個歐洲列強,都試圖將西班牙拉入自己的一方。
尤其是德國、意大利和蘇聯三個國家對西班牙格外上心。
現在德國和意大利在對西班牙問題上,看著看做是一伙的,他們都支持弗朗哥為首的國民派,而蘇聯支持共和派。
國民派和共和派不能簡單的看成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和工黨勢力的斗爭,兩大派系內部都是魚龍混雜的情況。
就比如國民派里的長槍黨,是典型的極端民族主義政黨,也是德國和意大利的主要投資對象,然后是叛軍,這可以代表西班牙一部分軍方勢力,其主力是西班牙的非洲軍團,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摩洛哥殖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