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恩斯特說道:“西班牙接下來的局勢不管怎么發展,國民派都必然會取得最終勝利,而國民派勝利后,西班牙必然成為歐洲第三個極端民族主義政黨執政的國家。”
“而弗朗哥大概率成為這個國家的新統治者,不過,弗朗哥這個人比較復雜,他會不會堅定的站在德國一方,還很難說,但是,如果是對付蘇聯,他和德國,意大利肯定有很多共同話題。”
“而蘇聯也是唯一有能力阻止德國征服歐洲的國家,如果西班牙倒向德國,毫無疑問,這對蘇聯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不考慮歐洲以外勢力的干涉,蘇聯可以說是歐洲唯一有能力和德國抗衡的國家,至于英法,他們想單靠自己,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哪怕英法兩國抱團取暖也是如此。
畢竟在一戰時,英法兩國聯手就已經很難是德國的對手,最后還是美國下場才幫助兩國穩定了局面。
未來幾年,在消化了奧匈帝國以后,德國只會更加強大。
當然,如果德國先向蘇聯開戰,那結局恩斯特也能預想的到一些,就比如等到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時,英法兩國必然會把重傷的德國重新按在地上。
弗里德里希皇儲也是點了點頭,然后說:“西班牙如果加入德國陣營,歐洲方面,想要阻擋德國,除了我們和美國下場干預以外,我想不到任何破局的方法。”
“更別提,還有一個奧斯曼帝國,也是德國潛在的盟友。”
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的實力不相伯仲,雖然工業落后于西班牙,但是政治穩定,并且高度集中。
在1934年,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的人口都在兩千萬以上,人口沒有明顯差距。
經濟上,西班牙和奧斯曼帝國都比較依賴農業,不過西班牙好歹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但是奧斯曼帝國在工業上進步比較快,這得益于現在奧斯曼帝國政局的穩定還有經濟發展政策的落實。
軍事領域,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也各有優劣,西班牙雖然整體軍事實力更強,但是組織松散,而奧斯曼帝國軍事實力稍弱,可組織力強,并且正在加速現代化。
恩斯特就說道:“西班牙本錢比奧斯曼帝國多,可是現在奧斯曼帝國已經觸底反彈,西班牙還在衰落狀態,只有西班牙內部蛋糕重新分配完成后,或許才有重回歐洲強國的可能性。”
現在,西班牙只能算歐洲大國,而非意大利那種列強,這是結合西班牙面積,人口,資源和地理等因素得出的結果。
在歐洲,西班牙的面積排在第四位,僅次于蘇聯,德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實際上西班牙的面積和法國相差不多,二者都在五十萬平方公里上下,畢竟在本時空里,法國一戰后,依舊沒有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
當然,法國的土地質量顯然不是西班牙可以相提并論的,西班牙很多地方的氣候和北非類似,極度干旱,所以耕地實際上沒有想象中充裕。
這也導致人口上,西班牙明顯和其國土面積不匹配,甚至遠低于英國和意大利,波蘭,這三個國家面積都在三十萬平方公里左右。
不過,在歐洲人口超過兩千萬的國家,也是有數的,西班牙在人口上,勉強也算大國行列,僅次于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波蘭,排在歐洲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