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人都又重回了帝國的懷抱,這是整個德意志民族意志的體現。”
雖然有些矛盾,但是阿道夫也只能采用這樣的敘事,這里他強行將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按上了神圣羅馬帝國遺民的身份,從而模糊他們和德意志人的區別。
畢竟神圣羅馬帝國是德意志人公認的正統,也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最大公約數。
將匈牙利,捷克等民族視為國家的一部分,這雖然違背了阿道夫的種族理論,可很顯然,相較于現實利益,阿道夫的原則也是可以靈活的。
阿道夫的這番擰巴表態,也確實讓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代表能夠接受,雖然他們來自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可誰祖上沒有和德意志貴族聯姻過,這樣他們的身份其實就是可以轉變的。
至于不吃阿道夫這套的民族主義分子,肯定有,但是這種人顯然非常少,今天也不會被請到柏林來。
阿道夫接著說道:“所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合并,不是德國對奧匈帝國的單方面兼并,而是兩個國家重回古老帝國的懷抱。”
“新的國家,或者說神圣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大德意志帝國將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家園……”
在阿道夫演講結束后,在場的所有人高呼著:“大德意志帝國萬歲!”
即便是一些并不心甘情愿的人,在這種氛圍下,也只能跟著搖旗吶喊。
而當大德意志帝國成立的消息,從柏林宣告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主流報紙和新聞,爭相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報道。
在東非,萊茵社報告道:“一個國土面積高達一百一十二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億兩千萬的龐然大物,出現在歐洲大陸上,德國在體量上已經完全成為了能夠和蘇聯一較高下的超級強國,并且擁有比蘇聯更加強大的工業,更多的工人,更強大的軍隊……”
“歐洲大陸隨著這個強大帝國的成型,將徹底改變整個歐洲大陸的格局……”
東非方面對德國合并奧匈帝國,整體上的報道是偏向于正面的,至少從民間層面來說,東非民眾很難對這個新的國家,產生厭惡。
而在蘇聯,對于德國的報道就比較具有針對性了,同時充滿了憂慮。
蘇聯的《真理報》寫到:“德國侵略并且對奧匈帝國的占領已經成為事實,這對于生活在德國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還有工人階級而言,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他們將面臨一個更大暴力機器的壓迫……”
“資本主義,軍國主義,封建勢力在德國和奧匈帝國合流,這將讓整個歐洲的文明進程出現倒退。”
“同時,吞并了奧匈帝國之后的德國,也將進一步威脅到偉大祖國的安全,我們應該對德國再怎么警惕也不為過!”
雖然德國吞并了奧匈帝國后,自稱大德意志帝國,但是國際社會還是繼續采用德國這一稱呼來形容這個新的世界超級大國。
就目前世界上有六個國家,可以稱為世界超級大國,也就是東非,美國,德國,然后是英國,法國和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