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塔爾總督特意提醒道:“還有一點,就是玉米雖然產量高,但是對養分的汲取也比較大,容易破壞地利,所以最好和豆類等作物輪種。”
作為一個相對落后殖民地的總督,約塔爾對很多土地如何開發的問題和措施都如數家珍。
畢竟多哥蘭自身發展情況,和東非本土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差不多,所以約塔爾總督對于管理多哥蘭深入了解了許多細節,只不過,多哥蘭有本土的支持,而東非本土發展時只能自己摸索和試錯,所以多哥蘭發展肯定比當年本土要快的多。
不過,這主要指的是農業發展領域,多哥蘭有本土現成的經驗,技術,人才可以利用。
而工業發展上,多哥蘭基本沒有追趕和超越本土的可能性,本身東非也不需要多哥蘭發展工業。
所以,除非多哥蘭獨立,不然它的產業永遠不可能把重心轉移到工業上來。
而對于現在的多哥蘭來說,即便重點發展農業,也足夠了,畢竟多哥蘭本身人口不多,農業發展的利潤很可觀。
卡爾皇儲和斐迪南大公認真的聽取著約塔爾總督的建議,并且不斷請教各方面問題,而有了約塔爾總督的幫助,也讓兩人對如何發展領地,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后續,卡爾皇儲和斐迪南大公在洛美待了一個大約一個月時間,之所以停留這么長時間,是因為他們在洛美要處理的事情有很多。
主要是負責哈布斯堡皇室人員,資源從東非本土到洛美,最后到他們領地的協調和調度工作。
東非多哥蘭的軍隊,負責協助他們將各種物資還有人員,送往目的地。
除此外,為了兩人的安全,東非多哥蘭殖民地還抽調了一個連的兵力,暫時前往達龐還有納蒂廷古。
一個連的兵力不多,但是足以保證兩人的安全,畢竟隔壁法國達荷美王國的駐軍也才一千人左右,而且,還要負責整個達荷美的安全,更別說他們也不可能越過邊境,進入到東非領土上挑釁。
至于土著勢力,不長眼的早就被東非清理掉了,現在多哥蘭周邊的土著,都知道東非不是他們能招惹的存在。
所以,卡爾皇儲和斐迪南大公安全的最大威脅,甚至不是人,而是路上的野獸。
……
達龐鎮。
斐迪南大公在多哥蘭駐軍的護送下,終于抵達了達龐鎮。
“大公閣下,我們已經到了,這里就是達龐鎮。”東非多哥蘭駐軍的排長阿爾特為斐迪南大公打開車門說道。
即便是早就知曉達龐鎮是一個偏遠且落后的小鎮,可是只有親自見到了眼前的一幕,斐迪南大公才明白他未來工作的艱難程度。
他帶著苦笑,對阿爾特說道:“阿爾特先生,我現在終于了解俄國當年開發西伯利亞的條件有多艱苦了,也難怪沙俄喜歡將犯人流放到那里!估計西伯利亞大部分區域,就和達龐鎮一樣,這里簡直就是一座天然大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