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東非更加重視在研究過程中,對技術突破的轉化,從而更快的獲得現實收益。
現在不是前世的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從政治角度考慮,所以在科研上也十分急功近利,你追我趕,展現制度優越性。
就以前世兩國的航天工程來說,就體現了這一點,兩國耗費了大量財力物力,收益卻低的可憐,更像面子工程,以至于蘇聯財政更加雪上加霜,民生凋敝,成為其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美國取得了看似輝煌的成就,蘇聯解體后,許多技術成果卻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有些到了21世紀,反而因為體制僵化,人員衰亡,檔案管理不善,相關企業倒閉而直接遺失了。
就比如美國的登月工程中,很多儀器和設備,為了爭搶速度,完全依靠手搓,而沒有轉化,融合和應用到現實產業中去,相關技術人員和企業,在沒有政府持續補貼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對這些技術重視。
而現在,東非在航天工業發展中,就比較重視成果的轉化和對突破技術的備案。
當然,東非也沒有面臨冷戰時期那樣的競爭壓力,所以才能不急不緩的穩步推進這些大工程和科研項目的發展。
即便如此,東非現在也是核工程還有航空航天工程上的領軍者,因為這條賽道上的玩家本來就不多,美國和德國,還沒有徹底擺脫經濟大蕭條的后續影響,而蘇聯工業化都還沒有完成,其他國家更是有心無力。
切爾萊德說道:“鈾礦是一種未來的戰略性資產,現在倒是沒有太大意義,就和達爾富爾的油氣資源一樣,所以,我之前才提議先開發當地的金礦。”
“除了金礦以外,達爾富爾的鐵礦和銅礦,高嶺土同樣具備大規模開采價值,但是兩者的收益不及黃金,可以放在黃金之后開發。”
“這是目前我們在達爾富爾發現的幾種關鍵性礦產,達爾富爾還有許多礦產資源,但是規模不大。”
達爾富爾的礦產資源并不少,畢竟達爾富爾的面積很大,超過八十萬平方公里,如果達爾富爾是一個國家的話,他的面積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要大的多。
而東非國土資源部現在的調查結果,遠不是達爾富爾礦產資源的極限,因為達爾富爾大部分地區屬于沙漠,或者自然環境過于惡劣的原因,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勘測。
不過,僅僅是現在的勘測結果,對于僅十幾萬人的達爾富爾,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弗里德里希皇儲說:“很好,所以在達爾富爾,應該優先激活他的交通優勢,而對于這一點,應該將達爾富爾打造成為北非的自由貿易區,從而加快其和周邊國家地區的聯系,推進以北非鐵路為核心的商業貿易建設。”
:<ahref="https://8b84169"target="_blank">https://8b84169</a>。手機版:<ahref="https://8b84169"target="_blank">https://8b84169</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