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東非的情況和美國類似,天然具備成為海權帝國的基礎。所以,東非的海洋安全是比較穩固的,在這種局面下,北非鐵路能發揮的作用就很有限。
如果有國家試圖拿這條對東非不太重要的支線,來威脅東非,根本不可能做到。
與之相反的案例,則是前世遠東帝國的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遠東帝國的海洋安全,就很不穩固,尤其是它的對手是美國的情況下。
遠東帝國的海岸線條件遠比東非優越,但是東非是兩洋國家,如果包括海外殖民地,甚至四大洋東非都有份,而遠東帝國海洋只有一側,那就是太平洋。
也就是說遠東帝國發展海洋貿易,只能往東走太平洋航路,可是即便太平洋區域內,遠東帝國的海洋安全也不牢靠,近有朝鮮半島,和日本這種威脅,同時失去了第一島鏈的控制權,如今整個近海更是幾乎成為“公海”,各國船只可以肆無忌憚的進出。
即便突破第一島鏈,遠東帝國海上貿易,后面還受到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的限制,這些關鍵節點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只能受制于人,而且因為這些地區距離遠東帝國距離太遠,即便在同等發展水平下,遠東帝國想奪取這些咽喉之地,也不容易做到。
因此,遠東帝國就必須考慮,海上貿易通道可能被敵人切斷的可能性,這樣一來,發展陸上貿易通道,就成了未來遠東帝國的必須選項。
而想要重新開辟陸上貿易通道的,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遠東帝國的敵人,顯然就很清楚,這條線路對遠東帝國的重要性,所以必然會插手干預。
所以,想打通陸上貿易通道,遠東帝國就必須迎難而上,頂住敵人的壓力和刁難,做好長期斗爭和博弈的準備。
當然,如果能夠重新打通陸上貿易通道,也就是恢復古代的絲綢之路,遠東帝國能夠獲得的收益也是驚人的。
這種收益包括經濟和戰略兩個層面,經濟上,如果以遠東帝國主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現實,遠東帝國屆時就能成為歐亞大陸陸地交通的中心,可以讓加快整個歐亞大陸資源和經濟向遠東帝國的流動。
戰略上,則可以整合整合歐亞大陸的資源,從而奠定其成為世界帝國的地位和權益。
畢竟,想要重新開辟絲綢之路,也就意味著遠東帝國的軍事,經濟,政治等方面輻射到沿線區域,而不僅僅是建設了一條交通貿易線路那么簡單。
這一點可以參考遠東帝國古代最強大的漢唐兩個王朝,他們主導古代絲綢之路,就不僅僅是在經濟上發力,而是包括軍事,政治和外交等一系列手段。
西漢通過和西域諸國的合作,還有擊敗匈奴,讓西域成為其領土,東漢更是威震整個西域以及中亞部分區域,唐朝的勢力范圍更是深入到今天的波斯等地方,成為區域國際事務的主導者。
所以,重新開辟古絲綢之路,也就意味著遠東帝國完成了對整個歐亞大陸的整合,而一旦歐亞大陸被整合,出現一個主導性力量,可以直接參考前世蘇聯鼎盛時期的壓迫感。
雖然在蘇聯以前,有過蒙古帝國這種更強大的怪物,但是那時的世界,文明基本分布在歐亞大陸,而歐亞大陸以外也就只有北非算是比較文明相對開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