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與九月相符的顏色,大多數人會想到的都是金色,一切都開始隨風消逝,天穹之上云朵開始積卷,在夕陽下被染上閃亮的黃燦燦。
于是夏天隨之揮去。
這一年的夏天,國內的咖啡市場風起云涌。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星巴克一直是國內咖啡老大,壓得國內咖啡品牌“喘不過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間”理念成為了年輕男女的向往。
年輕白領們認為,帶著手提電腦在星巴克悠閑地喝一杯咖啡,是一種體面、有生活品質的體現。
而星巴克也窺視到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變化,逐漸把自己的形象和高端生活畫上等號。
高昂的單品價格,奢侈的時間成本,讓小資生活看起來只能屬于一部分人。
但自年初以來,又便宜,又便捷,還能通過a送貨上門的新咖啡品牌橫空出世,打破了星巴克在連鎖咖啡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短短幾個月,咖啡正義和萬達集團的高調合作,布局全國,讓許多人看到了咖啡市場的巨大商機。
年輕人,正在漸漸被咖啡正義通過全國星羅棋布的門店,塑造出新的消費習慣,讓咖啡不再是奢侈品。
這份帶著高速勢能的消費習慣,導致了整個市場的狂歡和蒸騰。
咖啡行業的新模式、新門店層出不窮,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咖啡機咖啡、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快餐咖啡以及專業咖啡館的產品種類紛紛涌現。
不同商業模式、產品相互交融,星巴克、sta、連咖啡、漫咖啡、zoo咖啡、咖啡之翼等,可說是百家爭鳴,但真正在江湖上有統治地位的,依然是星巴克。
上個月,咖啡界巨頭星巴克宣布與阿里集團達成新零售戰略全面合作,在中國開啟數字化之路。首個重要的決策就是在餓了么平臺推出外賣服務。
同時,不久前的美國時間,雀巢和星巴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雀巢以715億美元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并將獲得永久性的全球營銷權,能在星巴克門店以外銷售包裝消費品等星巴克產品。
根據協議內容,雀巢將獲得在全球相關渠道推廣、銷售、分銷星巴克、星巴克臻選、星巴克via及seattesbestffee等星巴克產品的永久權利。
包括在超市出售的包裝型咖啡和飲料業務,但協議不包括即飲型產品以及星巴克咖啡店內銷售的任何產品。
夏天的末尾,星巴克一手被收購,一手快速擴張說明了一件事情。
螞蟻、蚊子太多也會侵蝕大象的身體,所以大象反擊了。
而不聲不響做到第二把交椅的咖啡正義,無疑就是那只帶頭的螞蟻。
原本在行業龍頭眼中,本土品牌咖啡正義誕生起,還被認為是營銷“碰瓷”星巴克。
融資2億美元估值再創新高后,如今,它確實成了星巴克不可忽視的對手。
在其競爭對手咖啡正義公開的q3季度財報內容中顯示,截至今年年底,咖啡正義的門店數量預計將達到1500家。
力爭在所有開業城市的核心區域,實現100覆蓋,門店間距小于500米,顧客步行10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家咖啡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