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然是想過這件事情,并且宋德康他們商量過。
“你的意思是”
“父皇,這些將士們都為大周建國立下功勞,尤其是像宋叔叔他們,都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等到天下太平,不需要武將們打仗,那么武將們在朝廷的地位是不是會下降,那時文臣們的地位就要超過武將。等時間長了,武將們的地位越來越不如文臣們,你覺得武將們的心情會如何”
趙曜又說道“那個時候,武將們會被文臣們欺壓,長此以往你覺得武將們不會覺得憋屈么,畢竟他們當年可是開國功臣,是他們拼命打下大周的江山。”
皇帝倒是沒有想到這方面來。現在聽趙曜這么一說,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父皇,我今天向你提出的科舉考試是能為大周選拔出人才,但是它也有一個問題。”
皇帝一聽這話,忙問道“什么問題”
“那就是日后朝堂上文臣越來越受重用,朝廷會變成文臣一言堂。”
皇帝眼神一厲,神色瞬間變得凝肅。
“我提議舉辦武舉考試和創辦軍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武將們能繼續受用,這樣武將們能與文臣們抗衡。”趙曜咬著筷子,繼續道,“如果朝堂由文臣們說了算,父皇你應該能想到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皇帝自然能想象的到,并且這不是他想要的后果。
“我提議創辦軍校,就是為大周培養優秀出眾的將士。”提議創辦軍校是趙曜剛剛想到的,但是他越說越覺得軍校必須得辦,“大周國內是太平了,但是邊境并沒有,還是需要將士們鎮守邊疆的。再說,父皇你就沒有想過擴大大周的疆土么。”
皇帝當然想過,并且還打算實行。
國庫富裕了,皇帝打算跟匈奴算賬。
“父皇,創辦軍校選拔將士,跟選拔官員一樣重要。”趙曜苦口婆心地勸說道,“不能讓文臣凌駕于武將之上,不然大周會重蹈以前朝代的覆轍。必須讓文臣和武將永久地互相制衡,這樣朝堂才會安穩。”
皇帝問道“這軍校要怎么創辦”
“父皇,將士不是步兵、騎兵、水兵,還有海兵么,可以根據這幾類專門培養”趙曜大致地跟皇帝說了說創辦軍校怎么教導學子。
皇帝聽得非常專注,時不時點頭附和趙曜的話。
父子倆說起正事,都忘了用膳。說了一會兒,父子倆索性不用膳了,讓孫奎把晚膳撤了下去。
關于武舉考試和創辦軍校一事,趙曜跟皇帝聊到亥時才結束。
等趙曜離開東暖閣后,皇帝沒有急著歇下,而是在認真地考慮小兒子說的這些事情。
此時,同樣還沒有睡下的何相,也在琢磨趙曜說的科舉考試一事。
從宮里回來后,何相就一頭扎進書房里,研究科舉考試,連晚膳都沒有用。他越研究越心驚
“十殿下太了不起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