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去了,得劃出一片山或者一片地,專門用來做香料樹園。”前些年,他讓二叔派人去安南那些國家弄香料,香料在大周和西域不少國家都賣的非常好。大周的世家、文人和有錢人都喜歡香料。只是以前,他們能用到的香料不多。如今從安南那些國家運回來的香料有一百多種,足夠讓這些人用。
這幾年,大周用香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地香料變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要說玩香玩的花,那還得是世家。
世家們學茶商弄出斗香這個比賽。一開始,斗香只在世家和官宦之間流行,后來慢慢演變成全民斗香。當然,達官貴人之間的斗香跟平民老百姓之間的斗香還是不同的。
現在,玩香和制香已經成為貴族必不可少的技藝。世家女子或者官宦女子都要學制香,如果能制得好香,會非常受歡迎,也會非常好嫁人。
除了女子,男子們會制香也非常受追捧。某個紈绔子弟不學無術,但是卻非常擅長制香,這讓他深受歡迎,不少達官貴人邀請他去家里做客,為他們制香。不僅如此,京城里不少出身不錯的女子都愿意嫁給他。
朝中大臣們也很喜歡制香,平日里跟好友聚在一起,邊喝酒,邊制香。
如果不是皇帝不太喜歡香料,大臣們還不知道把香料玩成什么樣。
剛開始的時候,朝中大臣各個都往身上用不少香料,那真叫個香氣熏天。皇帝被大臣們身上的香味嗆得直打噴嚏,氣的皇帝把大臣們大罵了一頓。自那以后,大臣們上朝不敢再用香料腌制自己。但是,大臣們平日里還是用香,只不過用的比較淡。
現如今,用香已經徹底融入大周百姓的生活。平日里燃香,佩戴香囊,用香料熏染衣物或者被褥,用香料涂抹在臉上或者身上,更有甚者把香料含在嘴里。
是趙曜把外邦的香料引進大周的,只是他自己也沒想到大周人竟然這么癡迷香料,迷倒變態的地步。
不過,大周人癡迷香料一事,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幾年,靠賣香料,趙曜就賺了不少錢。
“二叔,我弄出來的茶香,你可喜歡”賀蓮芳不喜歡香料,平日里從來不用香。趙曜也不太喜歡用香,不過他挺喜歡茶葉的香味。于是,他就突發奇想地把茶葉和香料結合在一起,制作出茶香。
“茶香還不錯。”賀蓮芳喜歡喝茶,自然喜歡茶香。“你弄出來的茶香不打算賣”
“當然要賣,不過不是現在。”趙曜嘿嘿地笑了兩聲,笑的不懷好意,“在我去封地之前賣。”
“你這是要搞欲擒故縱”
趙曜打了個響指,說“沒錯。等我去了嶺南,我會好好地開發嶺南的茶葉,然后再弄出嶺南特有的茶香,到時候一定能大賺特賺。”
賀蓮芳沒有說話,在心里驚嘆趙曜的生意頭腦。
“對了,二叔,江南的桑蠶到了嶺南后,活著的多不多”嶺南那邊的氣候應該適合桑蠶生存。
“在途中死了不少,剩下的一半到了嶺南,又死了一半,只剩下一小半,不過繁衍的很快。”
趙曜心里便放心了,“那就好。”幾年前,趙曜就從江南那邊買了不少桑樹苗,然后運到嶺南種植。
桑樹在嶺南存活率很高,幾年前種的桑樹,已經長大不少。它們的樹葉,可以用來喂蠶。
其實,嶺南當地也有桑樹,也有蠶。但是,那邊的蠶不太好,吐出來的絲也不太好。所以,趙曜這才把江南最好的蠶送到嶺南。
趙曜覺得嶺南的蠶不好,應該跟桑葉有關。果然,嶺南那邊的桑樹沒有江南的好。于是,他又往嶺南送了不少江南好的桑樹。
嶺南那邊的養蠶技術也不太好,趙曜又安排江南養蠶養的好人去了嶺南。
蠶養的好還不夠,還要有會織布的人。嶺南那邊的織布機還是前朝遺留下的舊物,織出來的布沒有江南織出來的布柔軟精致。
在七八年前,趙曜就改良了大周的織布機。改良好的織布機不僅輕便好用,織出來的布也非常好。在三四年前,趙曜做出新的織布機,要比之前改良的織布機更好用,織出來的布更好。
新織布機早就在江南和京城,還有其他地方普及了,但是嶺南卻沒有。于是,趙曜又往嶺南送去不少新織布機,還送去不少織娘。也送去不少繡娘。
雖然嶺南那邊的布沒法跟京城和江南的相比,但是嶺南那邊的刺繡卻很有特色。嶺南的刺繡,在京城和江南,還有在西域賣的很好。不過,嶺南的刺繡相比較江南的刺繡就顯得太過單調,沒有多少花樣。
趙曜就想著把江南和京城的刺繡跟嶺南的刺繡結合,弄出些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