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頭一次聽到,將“不露鋒芒”、“和光同塵”這樣的官場至理,視作沒出息的論調。
鄭海珠繼續道“盧公子,我一個行商賣貨的,也不會在話說出口、事做出手之前,先糾結猶豫是否招人笑話,或者給人添麻煩。我提我的,對方可以拒絕。不拒絕,就說明我所言所行,沒那么傻,就說明,這事說不定有戲。就算營救張參將出獄沒戲,我還提了第二樁請求,可否查訪到張參將的親隨部將,我們禮聘來松江研發火器,屆時盧公子也可以一起參詳。”
盧象升外表斯文相,本性其實剛猛。
他喜歡明火執仗地主動進擊,和那些或陰鷙或懦弱的男子有天壤之別。
此刻他稍加品咂,更不覺得鄭海珠的這番話,有什么可笑之處。
他于是直言道“鄭姑娘自謙了,什么傻不傻的,你也不是見誰都去請托。你必是遴選過的,不但要有或可上達天聽的路子,還要與你是同道中人,比如馬將軍。”
鄭海珠毫不掩飾地點頭“公子說得不錯,我欣賞祥麟,信任祥麟。他這樣武臣世家出身的聰明人,再明白不過,去歲努爾哈赤自立為汗,朝廷就會越來越需要用兵用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我多希望自己是男子,能科舉入仕、能以官職領兵,可惜我不是,我是女子,考不了科舉,做不了朝臣,領不了兵。我只能用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方式,盡一個大明子民的綿薄之力。這方式便是,掙錢,為秦將軍、馬將軍、張參將,哦還有盧公子你,我要為你們這樣的人物助力。你們也不可叫大明百姓,被欺辱蹂躪。”
盧象升聽到最后,頓覺胸膛好像被敲了一記,不猛不重,卻余音鮮明。
十七歲的盧象升,有世家宗族,有授業恩師,中了秀才,游歷過江南,更遍覽四書五經外的龐雜群書,已算得大明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但眼前這樸樸素素、眸光沉靜的女子,用無華而干脆的語言,令他的思緒,開始在時間之軸上,忽然舍棄目下的境地,往前奔馳。
“我去弄錢,給你們助力。你們不可教大明百姓,被欺辱蹂躪。”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傳達著最不簡單的雄心壯志,以及,獻給男性的最不簡單的期冀。
盧象升沒有想到,自己對于從文與練武的困惑,對于帝國未來危機的嗅覺,對于人生圖景的規劃,會被歷來從未平視過的群體里的一員,抽絲剝繭,定個明白。
他在池水的粼粼波光中瞇起眼睛。
他仿佛神游云端,又腳踏實地。
“阿珠姐姐”
一聲柔膩的,仿佛含著茶水要吞不吞的女聲,忽然在盧象升和鄭海珠身后響起來。
二人回過頭,但見韓希孟的堂妹,韓希盈,與顧府大兒媳沈氏,并肩立在月洞門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