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實則才八點不到,秋陽還掛在東邊,鄭海珠在順光中極目遠望,只見宮閣重重,綿延起伏。
但在西北方向的視野中,遠遠宮墻上露出的大殿屋頂,似有殘缺之象。
鄭海珠明白,那里應該就是被火燒了的三大殿建筑群。
萬歷帝因為不上朝,皇極殿等三大殿被火燒后,他初時懶得修繕,后來被群臣上奏得煩了,就命太監管此事,太監們敷衍塞責加上中飽私囊,工程無限停滯,直到萬歷駕崩了,三大殿還是這副鬼樣子。
幾人過了河上小橋,眼看著前頭是一片成蔭的綠樹,有金色的琉璃瓦從樹冠后冒出來,大約便是文華殿了。
薛太監對盧象升道“公子留步此處,等咱家帶鄭師傅去更衣。”
盧象升曉得自己只是作為鄭海珠的助手,沒有紅袍子穿,便沖薛太監點點頭,背袖立于橋頭醒目處。
鄭海珠踏著細碎的光影,跟著薛太監一路走,沿途遇到灑掃的小伙者,見他們都立刻畢恭畢敬地向薛太監行禮,想來此人在司禮監雖不至算大珰,在宮中卻地位不低了。
鄭海珠正琢磨著與他攀談幾句,卻驀地發現不對。
穿出去的走廊盡頭,那排房子,已不像文華殿的建筑,矮了不少,還有鳥鳥煙氣升起來。
“薛公公,此處是”鄭海珠立刻開口問道。
“哦,御藥房。”薛太監轉頭指了指,和氣地答疑。
不對
鄭海珠心中疑云騰起。
她作為后世來人,對游覽過的故宮,是有大致概念的。
雖然那已是清朝版本的紫禁城,但文華殿的位置沒有變過,三大殿就算被滿人改了名字,位置也沒變,此刻薛太監帶自己走的方向,分明是往西北去,是遠離文華殿、靠近三大殿了。
薛太監眼角余光瞥到鄭海珠轉著腦袋張望,微微放慢腳步,輕咳一聲,肅然道“鄭師傅雖是初次入宮,也不可失儀。”
鄭海珠忙作了虔敬之色“多謝公公提醒。唔,請問公公,這文華殿的更衣之處,怎地還要經過御藥房”
薛太監略湊近些,壓著聲兒道“鄭師傅方才的見面禮那般客氣,咱家便想著,左右時辰還早,就特意帶你從北邊繞一圈,若從南邊走,這會兒呀,正好遇著對面內閣和制、誥二房的官人老爺們。”
薛太監說完,又提步朝前走。
鄭海珠疑云更熾,攆上去問道“公公,我們進講官,還有回避內閣的規矩”
薛太監一臉“你怎么這樣不懂事”的表情“鄭師傅,這話兒要說透,就滋味不好了不是咱大明歷朝歷代,文華殿的女師傅,尊駕是頭一位,咱家雖也是司禮監的末流當差,可也聽著風聲,南邊那頭的大官人們,對此頗有微辭。尊駕頭一日進文華殿,莫要招搖。”
鄭海珠聞言,疑云中立時摻入了慍意。
什么叫“莫要招搖”
禮部定的名單,不但是內閣和你們司禮監合議通過的,更是那新皇帝朱常洛點頭了的,紫禁城內外的文官們,有什么資格非議
再說了,就算他們嘴碎,你薛太監替我做什么主
鄭海珠雙眉緊鎖,又細忖,總覺得這個姓薛的話里有漏洞。
正想著要尋個由頭止步,左手邊卻驀地敞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