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第三個問題,懸吊的鋼板需要一定的厚度的皮質來承受,現在合適的區域內,這樣的地方不多了。
“當然”葉教授不容置疑。
換成單束重建,手術效果會打折扣,這是職業運動員,人家找他做手術,就是追求高質量,如果在手術質量上讓步,葉教授做不到。
他的專業良心不容許,為了自己的聲譽也不能這樣。
透視又是一次c形臂x光機透視,透視是為了看幾枚螺釘的分布,為開隧道避開螺釘做準備。
“導針開股骨隧道”
葉教授把導針從外側口伸進去,估算出點。
試了幾次,搖頭,不行,出點不在安全區內。出點必須要在安全區內,否則沒有足夠厚度的皮質懸吊韌帶,很容易將皮質拉破。
再換個角度,從伸直,到將膝關節極度屈曲,都不行。
不從外側口,從其它的位置,刺破皮膚,穿進去,幾乎可以嘗試的點,葉教授都嘗試了,還是不行。
這個隧道的最佳位置目前只有一個方向,沒有調節的余地,這個方向正好是死角,太刁鉆了。
看來只有從外面往里面穿了,使用隔墻狙擊的手法,上次是隔墻狙擊目標是一個圈,現在是狙擊的目標是一個點了,難度升級。
今天是賺到了,看到全國頂尖大牛表演魔術般的手法,隔墻狙擊,還是狙擊一個點,這是神操作呀。
觀摩手術的人,都是內行,無不屏神凝氣,等待葉教授的精彩表演,手術室里很安靜,巡回護士走路都輕手輕腳的。
葉教授用尺子伸進去,在鏡下測量了幾次內髁,規劃出幾條線,利用線的交點,找到了韌帶足跡的解剖中心。再用等離子刀在這個點燒出圓點痕跡。
宋子墨沒有催,楊平也沒有回電話了,一直在看,看葉教授剛才操作的整個過程,真是全國的頂尖水平呀。
葉教授穩穩地握住電鉆,沒有絲毫的晃動,這握電鉆的手法,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導針頂住股骨內髁以上,股骨下端內側的皮質,不偏不倚,手毫無抖動或移動,十分穩。
調整很多次導針的位置和方向,反復的觀察,葉教授終于扣動扳機。
沙沙導針被打入,穿出來的地方距離那個點大約5毫米,也就是偏離了5毫米,要是別人,估計已經認為非常成功了,可以開隧道了。
但是他是全國的一流水平,怎么可能接受這八十分的成績,他要的是一百分。
導針退出,再來一次,這次距離近了,誤差更小,大約3毫米。
再來一次
又遠了,這次差不多7毫米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