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個婦女損傷了主動脈,醫生判定無法搶救過來,只能犧牲她,去救另一個損傷更輕的黑人男子。
主動脈才是真正的死亡動脈,一旦損傷,血液會在短時間內丟失很多,最快的可以瞬間死亡。
屏幕上不斷放映豪斯醫生的這個兩難的片段,反復播放,然后定格在一個畫面,兩個人面對面,坐在急救車上,被一根鋼筋貫穿。
楊平指著畫面說“大家千萬不要被電視誤導,電視里,兩個病人都神志清楚,談笑風生,說明生命體征平穩,至少血壓暫時穩定,在這個情況下要去犧牲另一個,為什么為什么不能救兩個在我們國家的安貞和阜外,主動脈夾層破裂比這個兇險很多,搶救成功率都很高,何況這種主動脈損傷后還可以談笑的不是貶低別人,而是用科學來思考電視里的那種手術方法極為落后,他們居然使用拔出鋼筋的做法,這就等于拿生命在賭博,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拔出鋼筋,一旦拔出鋼筋,一切將失去控制,拔除鋼筋的做法,猶如拆除炸彈時,什么都不用想了,隨便扯斷幾根電線,這樣行嗎肯定不行那我們怎么辦”
大家認真地聆聽,來聽課的都知道,楊平的課干貨滿滿,尤其講手術,絕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自己經驗的總結,至于他的手術怎么樣,不用多說了,創造的奇跡不是一兩個了。
年輕醫生里面,有人低頭做筆記,有人拿平板在記錄,還有人干脆拿手機直接對著錄像,這樣省事,回去再慢慢聽。
“如果讓我們來搶救這兩個病人,大家想一想,怎么來做個手術,你們也是拔出這根鋼筋嗎我們今天不是評價電視,只是借這個病例來引出我們的思考”楊平提問,表明自己借用電視的目的。
臺下的人躍躍欲試,有人舉手,創傷骨科一個年輕醫生站起來“我也一直覺得這樣不可取,為什么不從中間將鋼筋鋸斷,這樣兩個人分開,分兩組進行手術鋸斷鋼筋時,使用持續冷卻和一定的減震措施”
楊平讓他坐下“很好這個醫生非常正確,處理這個病例,不是拔出鋼筋,而是鋸斷鋼筋,分開兩人,由兩組醫生來完成手術,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準確地講,這已經是第三步了,在此之前,還有兩步”
大家沉默,一時也想不起來,一個創傷icu的醫生舉手,不太確定地說“輸血補液吧”
“對就這么簡單的一步,這才是第一步,輸血補液這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大家可以這么理解,創傷,如果威脅生命的只是失血,沒有引起生命器官的致命損傷,比如嚴重的顱腦損傷,在理論上是可以救過來的,就看你夠不夠快,能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把血止住和輸血補液跟上。第一步輸血補液,維持血壓;第二步、判斷傷情,對傷情做出基本的判斷,有條件的可以快速ct掃描,沒有條件的直接上手術臺探查,都可以。第三步,分開鋼筋,第四步呢”楊平激活大家的思路。
“第四步,就是我們術前的大血管阻斷術,直接阻斷大血管,就像這個病人,已經明確是主動脈損傷,從部位判斷,我們可以在損傷部位的上面,行高位腹主動脈阻斷,這樣就控制了傷口的所有出血,但是這種阻斷是有時間限制的,腹主動脈阻斷,30分鐘是安全的,我們在30分鐘內結束戰斗,病人就安全的就過來。一邊阻斷血管,徹底止血了,另一邊輸血補液,補充丟失的血液,這樣暫時獲得一個容量的平衡,爭取一個安全的手術時間。”宋子墨參與了這個手術,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可是,這是極高風險的操作”有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