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節段,重新開口”秦主任是主刀,緊要關頭自然要拿出魄力。
要錯也不會錯多遠,應該差一個節段,要有誤差,也不會往上,應該是往下走。
撤掉鏡頭和工作套管,秦主任在下一個節段的左側,又開了一個小口,穿刺開路、擴張通道,置入工作套管,然后插入鏡頭,等離子刀清理視野,逐漸進入椎管。
什么都沒有,一切正常得讓人發慌
剛剛還能看到那個破裂的纖維環,現在視野里完全是正常結構,秦主任的這點希望肥皂泡般破滅,不可能盲目地在病人腰后打上兩排孔吧。
情急之中,秦主任的余光瞥見楊平,這小子都說神,不知道脊柱外科怎么樣,抱著試試的心態“小楊,你看,還是沒有,怎么辦”
此時,為了病人,面子已經強行降價甩賣,秦主任雖然為難,但還是硬著頭皮開口。
雖然秦主任自己明白,留著他在這里,就是等這個時刻開口,但是真到開口的時候,還是有點難受。
面子這東西,很奇妙,就算你知道它不值一文,也沒有辦法,只能時時刻刻想著照顧好它,生怕擦破點痕跡。
楊平正在認真看磁共振片“開一支歐乃派克,術中椎管造影”
一句話令人茅塞頓開,怎么沒想到這一點呢,自從磁共振普及,椎管造影這種檢查幾乎淡出了骨科醫生的大腦,這年代,誰還做椎管造影。
可是,此時此刻,椎管造影是最好的方法,磁共振上看到那么一個大東西,難道還憑空消失了不成,做個造影不就全明白了,再依據造影來定位。
“給我擦擦汗。”秦主任將頭部移開無菌區,巡回護士的紙巾印上了。
響鼓不用重錘,都是專家級的,一句話就點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小子在脊柱外科也有兩把刷子。
秦主任輕松多了,立刻恢復信心“歐乃派克,來瓶100的,少了沒用。”
歐乃派克,碘海醇注射液,秦主任還是熟悉的,一種碘劑x線造影劑,他做經皮椎體后凸成形時,經常用它做椎體造影,但是椎管內造影,還真沒用過這種方法,所以也想不到它。
“它是無菌的不”臺下一個醫生提出。
秦主任劈頭蓋臉“平時腦子多用用,注射劑,可以進入人體血管,你說無菌不”
提問的醫生臉紅,確實,注射劑,都可以注入人體血管,怎么可能不是無菌的呢,這么白癡的問題,估計剛才也跟著腦袋搞漿糊了。
巡回護士開一瓶100的歐乃派克,器械護士用50大號注射器抽取,抽了兩管滿滿的,放好備用。
病人是趴著的,現在也是有點傾斜的,秦主任重新返回到第一次的入路,建立工作套管,置入鏡頭,將歐乃派克注入椎管,等一會,讓它擴散均勻。
“透視,看看情況。”
g臂機推進去,靠近術區的發射器和接收器都罩著無菌保護膜,聞博士指揮操作員調整位置。
“快點,回避回避”聞博士趕人。
操作員踩下門口的腳踏,大家又魚貫進去,屏幕上的造影圖形清晰,椎間盤出現要腰45的間隙右后側。
“今天倒霉,做了十年這種手術,沒遇上這樣的,椎間盤在椎管里移動,做檢查時,它移到腰12的位置,做手術時,又跑到要45右后側。”秦主任哭笑不得。
今天要不是楊平點撥,自己真的陷入思維定勢,最后這手術硬生生做成開關術,要面子,最后面子全沒了。
“楊醫生,還是你思路開闊,我們差點被這貨坑了。”秦主任也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