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人就是例子。
如果將脊髓比作線路總閘,脊神經就是從總閘發出的電線,而坐骨神經是已經出了總閘,布在房間的電線。
腰椎間盤疾病引起的疼痛,有幾種,有盤源性疼痛,就是椎間盤本身的神經竇椎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表現為下腰痛。
根性疼痛,就是電線出總閘的總線部位出了問題,受到腰椎間盤的壓迫或刺激,引起這條神經的分配區域出現疼痛。
還有牽涉痛,疼痛的部位與發病的部位不在一個地方,但是因為他們的感覺神經傳導到脊髓時,在同一個節段。可以理解為,兩個部位受到統一中樞領導和監管,當一個部位的神經受到刺激,信號傳輸到脊髓,再往上到大腦,大腦會和稀泥,出現誤判,搞不清楚究竟哪里出問題,將疼痛信號朝兩個部位發布,另一個沒問題的部位也疼痛。
腰椎間盤引起的疼痛大體可以分為這三種,其中第一種,我們就叫做腰椎間盤源性疼痛,第二種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至于坐骨神經痛,可以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也可以由它本身的問題引起,如果出了總閘,在行走路線上出問題,與突出的腰椎間盤無關,就不能說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比如梨狀肌綜合征,嚴老師就是這類,為了這事鬧了兩年,整得醫生和病人都不愉快。
楊平邊說,邊在白板上畫出腰椎的解剖圖,結合圖講起來,大家容易理解。
隨手一畫,比解剖圖譜還漂亮精細。
即使突出的腰椎間盤壓迫和刺激神經,也是有規律可以循的,你看,最常見的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影響的是走行根。
什么是走形根,就是它往下經過椎間盤,要從下一個椎間孔出去。
而極外側椎間盤突出,影響的是出口根,出口根就是正好從對應椎間孔出來的神經根。
而中央型椎間盤壓迫是馬尾,這一型癥狀最麻煩。
“這一型,男人最怕”胡主任挺幽默。
“腰椎間盤突出癥還會影像性功能”有學生腦子反應快。
沒錯,只是男人對這個問題難以啟齒,即使問到,很多人也不愿意承認,閃爍其詞,所以大家不關注這個問題。
“難怪,腰好,她也好。”調侃。
徐志良瞪他一眼,立刻收斂臉上的笑容,不敢多說,心里埋怨調節氣氛嘛,這哥們這么認真。
腰痛被楊平梳理得條理清晰,就像小學生的思維導圖,簡單明了
“這個病人為什么術中還要做椎間盤造影”李國棟挺好學,問道。
“如果是椎間盤源性腰痛,椎間盤造影,造影劑可以誘發腰痛,或者麻醉藥可以消除腰痛,這樣可以確診腰椎間盤源性疼痛,找到腰痛的責任部位,再行射頻消融,破壞竇椎神經,疼痛自然消除。”宋云幫忙解釋。
宋云佩服楊平抽絲剝繭般的思維能力,這個病人有腰痛,還有下肢的放射痛,似乎診斷腰椎間盤突出毫無疑問。
這正是診斷錯誤的根源。
“宋醫生跟大家說說腰椎間盤源性下腰痛。”楊平鼓勵大家討論,學術的東西,越辯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