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八點,準時進行“外科研究所”的掛牌儀式。
因為銅牌掛在一樓大門的頂部,有一定的高度,于是搭了一個木制的臺階專門用于揭牌。
在熱烈的掌聲中,夏院長和韓主任,一左一右,陪伴著楊平,走向臺階,拉下紅色的綢布,然后發表簡短的講話。
此時,正是交班的時候,所以湊熱鬧的人不多,臺下只有幾個人,梁教授、秦教授、蘇教授、胡教授,還有李澤會教授,醫院幾個職能部門的領導。
整個過程也就十幾分鐘,簡單的揭牌儀式之后,便是外科研究所病房的交班,然后就是鄭保勝的手術。
一切沒有沒有任何的花架子。
戰艦的目的就是作戰,任何裝飾都是多余的。
這臺手術,期待已久的不僅是幾個教授,還有一些脊柱外科和心臟外科醫生也趕過來觀摩。
為了無菌原則,手術間里面的參觀人數有限制,所以大家還是看視頻,這樣既清晰又不違背無菌原則。
附一的蘇教授、鄒教授,301的秦教授,協和的梁教授,胡教授早早地就坐在了手術室示教室第一排,后面跟著一大群醫生。
301的秦護士,聽說這臺復雜的手術,也向秦教授申請,希望能夠過來觀摩學習,秦教授沒有辦法,答應了她的請求,現在她也坐在人群之中。
這臺手術,無論對誰,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不管成功與失敗。
蘇教授自然不會錯過這些重要時刻,關鍵時刻,他都要為楊平站臺,年輕人有時候最缺的就是,前輩強有力的站臺。
都是業內的大佬,大家見面少不了寒暄幾句。
梁教授和秦教授一直對蘇教授的行為難以理解,平時他愛才出名,這次對于引進楊平,301和協和都打得不可開交,蘇教授竟然十分淡定,按兵不動,沒有任何介入的打算。
蘇教授自有打算,他正在撮合一件大事,將三博醫院納入南都醫大的直屬附屬醫院。
這樣三博醫院的整體實力會大增,目前在中國,一所醫院要大力發展,必須背靠一所實力雄厚的大學,單飛的難度要高很多。
一切都在運籌帷幄之中,不顯山,不露水,層層推進,水到渠成,這是蘇教授的行事風格。
鄭保勝的手術先是俯臥位,完成內臟和大血管的松解和歸位,以恢復它們正常的位置,正常的走行,以適應矯形后的形態,否則牽拉會將心臟和血管撕裂。
然后再在俯臥位進行脊柱側彎矯形,手術過程復雜,想想都讓人頭痛,必要時的時候,還要使用體外循環,對血管進行橋接和延長,以適應新的胸腔解剖。
現在,明顯手術室的人員有些不夠用,無法支撐科室未來的發展,以前總綜合骨科走輕量化路線,所以手術室只有一個麻醉師、兩個護士,如果臨時需要人員,從醫院大手術室借調人員。
以后外科研究所,肯定走的是重型武器路線,這幾個人完全不能適應需要。
楊平向醫院提交了人員需求表,還需要一個麻醉師、兩個護士。
消息一傳出,三博醫院的醫生護士搶著來外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