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試驗進度,目前已經按照楊平的計劃有序地展開,干細胞實驗室,唐順已經完全復制出楊平系統實驗室的成果,干細胞培育已經非常成熟,皮膚細胞、肌肉細胞、神經細胞、血管細胞等等,各種細胞的分化誘導非常成熟。
這位東大的高才生,有楊平的實驗藍本,很快掌握其中的竅門,實現實驗目標。
讓這位高才生困惑的是,楊平一個外科醫生為什么對科研擁有神一般的預見性,整個實驗根本沒有走彎路,完全是直達,在科研領域,這種情況非常少見,除非運氣特別好,大多數實驗都要走很多彎路,失敗很多次,才會成功。
南都醫大的數字醫學實驗室,利用超級計算機構建解剖模型,將肌肉的精微解剖已經完全繪制出來,精微解剖,精微到細胞這個層次,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生物連接也清清楚楚。
為了節約時間,楊平一般將寫論文和修改論文的工作也放在系統空間去完成,能夠在系統空間完成的事情,他不會放在現實空間,系統空間最寶貴的是積分,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
他將12篇論文全部修改滿意,才從空間出來,系統里的一切在那個時刻凍結,等下一次進去,又從凍結的時刻開始繼續。
憑借記憶,楊平在電腦上修改論文,將大腦中修改后的論文復現出來。
修改完論文,楊平將宋子墨和徐志良叫進辦公室,將這12篇論文交給他們看,最后看看有沒有錯別字之類的。
多幾個人看,容易看出一些細微的錯誤。
當宋子墨看到這12篇論文的時候,十分驚訝,怎么可能這么短時間內完成論文的書寫和修改,每天白天他跟楊平在一起做手術,晚上就算不睡覺,不吃不喝,時間也有限,也不會這么快。
只能說這種論文,對楊平來說,就像寫一篇小作文。
宋子墨將稿紙分成兩份,自己留一份,一份交給徐志良,開始現場檢查論文有沒有錯別字,引文有沒有錯誤等等。
“你打算一次全部發出去全部發s”宋子墨疑惑地問道。
“不發出去,留著拿來干嗎抓緊時間多檢查幾遍,沒問題就一次全部發出去。”楊平催促說。
一次發12篇
徐志良不禁心里打寒戰,作為博士,他對醫學期刊了如指掌,s那是自始至終的夢想。
三大頂級期刊的歷史上沒人這么豪橫過,就連曼因斯坦也不行,很牛的單位可以一次爆幾篇,但沒聽說一個人一次投12篇,天才少年曹原的9篇也不是一次投出去的,也是幾年的積累。
“全全丟出去”徐志良也是不敢確定。
楊平點點頭“一次全部投出去。”
一定全部投出去,還均勻地分布在s三大期刊,這不明擺欺負人嗎這不故意藐視頂級期刊的權威嗎
宋子墨和徐志良一字一句地檢查,因為無論是課題還是論文的書寫,他們都是主要參與者,所以檢查起來很快,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沒問題就投出去吧”楊平指指自己的電腦。
宋子墨將12篇文章再瀏覽一遍,一篇一篇地發到相應的期刊收稿郵箱。
12篇呀,從來沒有這樣批量投稿文章,不過這樣投稿,確實很爽。
宋子墨和徐志良明白,不管是科研成果的價值,還是論文行文的質量,有絕對實力沖擊s。
只是他們不明白,什么時候教授如此瘋狂地愛上s,用這種近乎野蠻的方式投稿。
這明顯不符合教授一向理性沉穩的性格。
那些s編輯大牛會不會被這種野蠻嚇倒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