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想去,曹教授實在得不出答案。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韓建功的博士。”曹教授只好這么回答。
王院士略作思索“韓建功哪個醫院”
國內搞心臟外科的人物,王院士了如指掌,沒聽說這么個人。
曹教授說“他就是三博醫院的,以前在魔都六院,搞骨科的,您老當然不認識。”
搞骨科的培養出這么優秀的心臟外科醫生,這是什么邏輯如果真是這樣,這不打我們心臟外科人的臉嗎
“搞骨科的培養出一個心臟外科醫生”王院士現在在這個問題十分有興趣,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曹教授也解釋不清楚,因為他就知道結果,不知道過程。
楊教授怎么會這么厲害,他可從來沒有去想過。
“我來這里也不久,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或許中途發現有心臟外科天賦,送到國外進修吧。”曹教授胡亂回應一句。
可是發現又不對,他可不止做心臟外科手術,腦外,脊柱也做,反正最難的手術他都做。
麥子景的病例資料發到國際群里,心臟全腔重建主動脈與肺動脈調轉術,從未聽說過的手術術式,也從未見過的病例。
心臟外科的李澤會再也坐不住,他買一張飛機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學習旅行,他的學習交流的簽證給了他方便,讓他隨時可以啟程來中國,而他的師兄道奇就沒這么好的運氣,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李澤會,叮囑將視頻帶回來。
來到三博醫院,他也是在余水蓮的面包店里吃點心,然后才到三博酒店訂房間。
此次身份是來觀摩手術的學生,不是參加會議的專家,所以一個人,背著一個旅行包,簡簡單單。
雖然在美國長大,一直使用英語交流,但是家里從小也讓他上過漢語培訓班,雖然不怎么流利,但是夠用,而且最近他特意去漢語培訓班練習口語,提升很快,現在已經說得非常流利。
他在三博酒店定下房間,這時才來到綜合外科,正好碰到辛主任、陳主任和王院士。
李澤會是國際一流心臟外科專家,經常在阜外安貞講課,他們怎么可能不認識,而且非常熟悉。
“李教授”
辛偉聰眼尖,第一個看到李澤會教授。
眾人定睛一看,這個人就是李澤會教授,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李澤會教授,不會錯。
世界真實太小,在這里都能夠碰到。
“幸會”
李教授跟大家逐一握手,原來李教授在中國也是說英語,現在一口流利的漢語,連半個英文單詞都不再夾有。
“你來這里是”辛偉聰主任驚奇地問道。
李教授直言不諱“我是過來學習手術,這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病例,還是世界第一例。”
他說的就是麥子景,原來大家的目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