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后,聶順娥從icu轉回普通病房
她術后的病情非常穩定,已經可以進食米湯之類的流質飲食,臉上原來的黃色也慢慢地消退,原來腹部的脹疼現在也沒有了,剩下的手術切口疼痛,在規范的止痛處理后,基本上沒有感覺太大的疼痛。
理論上來說,腫瘤復發是肯定的,但是腫瘤切除這么干凈,短期內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對聶順娥來說,她已經不關心是否復發,能活一天是一天,過好活著的每一天就行。
“慈善機構”派專人買了花籃和營養品來看聶順娥,派來的代表表示可以幫助聶順娥申請一筆慈善救助資金,而且額度比較大,可以達到十萬。
這事被聶順娥拒絕,她現在生活過得去,能夠自食其力,不需要別人救助。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即使接受的是慈善資助,聶順娥也總覺得是欠別人的,她習慣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楊平來到帝都協和,這里是他的駐點,他不在的時候,45張床的科室由宋云打理,宋云是事實上的代理主任。
來協和的工作無非是查房、講課、帶教手術。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查房后,楊平清點一下待手術的病人數量,這幫家伙收了三十幾個新病人等著做手術。
在這里才幾天時間,做這么多手術,這些家伙也是走火入魔,蠻拼的,宋云嘿嘿地笑“教授,對不住呀”
“開幾個臺“
楊平問道,他知道這些家伙想盡量利用這幾天時間多做點手術。
“兩個專臺,我和孔偉權一人一個臺,教授你要輪流指導,還有幾臺手術教授你得親自主刀,我們壓根搞不定。”宋云笑著說。
這么多病人,查房和術前的討論就得一整天,術前討論的時候還要順便穿插一些講課,今天這是要挨到晚上。
查完房,大家圍著電子閱片器討論病例。
其它的病例還好,有一個頸椎腫瘤患者,腫瘤幾乎橫穿脊髓,而且做了兩次手術,非常麻煩,楊平要求先看看這個最特殊的病例。
電子閱片器打開,管床醫生調出病例影像圖片。
“教授,這個病人是我從門診收進來的,已經做了兩次手術,第一次手術沒有切除腫瘤,只是對頸椎進行固定,第二次手術醫生打算對腫瘤進行切除,但是在手術臺上打開后,發現根本不可能切除,不知道怎么動刀子,所以主刀醫生放棄手術,只是取了點腫瘤組織做病理檢查,現在患者主要問題是疼痛,雙側上肢疼痛厲害,難以忍受,四肢的肌力也減退,左側肢體有四級,右側肢體只有三級,平時站立必須依靠家人幫忙和拐杖支撐,目前口服止痛藥與甲鈷胺完全沒用。”
宋云簡單介紹這個病例的來龍去脈。
雙側手麻,左腳落不了地,就像踩棉花一樣,疼得難受。
“腫瘤侵犯頸4、5、6,髓內髓外都有。”楊平一邊看影像圖片一邊說。
“當時兩次術中都取了病理,術后病理診斷是血管母細胞瘤。”
大家正在討論病例,血管外科的左主任和心臟外科的溫主任,帶著兩個學生,抬著一籃子水果過來,他們聽說楊平已經過來,所以抽空過來看看。
左主任認識楊平,當時楊平在協和做一臺脊柱腫瘤手術,演示脊柱腫瘤的無泄漏整塊切除,因為腫瘤主動脈粘連,分離腫瘤后引起主動脈血管壁變薄,術中需要介入植入人工血管,當時的介入手術是左主任做的,所以兩人有過一面之緣。
醫療圈子有時候很小,13篇s論文,以及楊平在301的組團心臟搭橋手術,都在帝都的心血管外科傳開。
溫主任手里有個特殊病例,才一個多月的小男孩,診斷為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需要進行冠脈搭橋,冠狀動脈搭橋本來就是高精尖手術,全國能夠開展的醫院非常少,兒童的冠脈搭橋全國開展得更少,尤其這么小的病例,目前沒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