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們的期刊的第一刊還沒有面世,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已經出現專門翻譯我們期刊的學術組織。”
唐順笑著說道。
這事很是奇怪,以前在學術界從來沒有出現過,期刊還沒出來,圍繞期刊的各種輔助組織居然提前出現,而且不是一家,現在出現很多家。
有幾家唐順已經知道背景,背后是羅伯特、奧古斯特和高橋,但是有些學術組織根本摸不清背后是什么人,怎么這么積極。
039039這是好事,我們即使是期刊,也有人幫我們翻譯成各種文字,擴大影響力,這才是世界級期刊應有的樣子嘛。”
楊平哪有心思去關注這些事情。
039039我只是覺得奇怪,這些人怎么這么積極,他們怎么知道我們的期刊未來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提前投入這么多人力財力來幫助我們不符合邏輯。”唐順自言自語地說。
唐順也不去想得太多,楊教授的事情,根本沒法用邏輯來解釋,就說科研吧,一個課題還沒結束,另一個課題就開始。
要是一些水課題還好理解,可偏偏他的課題全是世界級的,隨便一個可以沖擊諾獎。
現在搞得唐順覺得這一切有點不真實,因為太快,太順利,慢慢適應吧,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天才吧。
農志溫再一次帶著病歷資料來找到方主任,因為兩邊醫生給出的意見差別太大,農志溫還是想多聽聽其他醫生的建議。
農志溫在來三博醫院之前,也看過幾家醫院,他們估算的費用跟方主任說的差不多,對于靶向治療、肝臟囊腫都是只字未提,不過其它醫院的醫生翻看病歷的時候,翻著翻著就改變口氣,說這手術太難,只能去原來手術醫院或者去更好的醫院,比如南都附一、三博醫院。
錢主任說三博醫院不行,在省里排不上號,但是好幾個醫生將三博醫院與南都附一并列在一起,說是省里最好的醫院。
如果是以前,手頭比較寬松的時候,農志溫一定會按照錢主任的意見去做,因為錢主任說得也對,有時候不能只考慮省錢,治病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農志溫現在手頭實在湊不出十幾萬元錢,他不得不考慮第二種選擇,形勢比人強,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次,農志溫雖然沒有帶來病理報告,但是按照方主任的吩咐,他帶上兩次手術記錄的復印件。
有了手術記錄,方主任對病情的判斷會更加準確。
方主任仔細看完兩次手術記錄,不禁皺眉頭,這次的手術雖然是喉返神經修復,但是確實手術不好做,如果是以前,他就按照傳統的手術去做就行,究竟手術效果好不好,不在他考慮的范圍之內,反正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好不好碰運氣唄。
現在明顯不一樣,他對每臺手術必須全力以赴,力爭最好的手術效果。
從手術記錄看,右側喉返神經節段性切除居然達到8厘米,這么長的缺損,拉攏縫合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做神經橋接,這么遠的距離,橋接的效果也會很差。
使用神經移位技術,按照手術記錄的描敘,膈神經和舌下神經袢神經當時也被腫瘤侵犯,已經切除一大段,這樣移位神經選擇的余地非常小,很難找到合適的轉接神經。
難怪錢主任自己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病人去做喉返神經修復,這種情況手術根本沒法做。
也真是奇怪,這個腫瘤怎么侵犯這么多神經,這種情況方主任以前沒有碰到過,他也不好下什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