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溫博士的效率還是很高,農鐵生的術后病理報告很快發出來,頸部的兩側術區一共取了十二個位置的組織做病理檢查,十二個標本都沒有發現腫瘤組織。
這個病理檢查只是為了指導術后的治療,并不能影響當時的診斷。
這么來看,術后無需針對腫瘤進行治療,農鐵生整個醫治過程中做的影像學檢查,包括etct,沒有看到任何腫瘤的轉移跡象,可以認為農鐵生的腫瘤已經治愈。
楊平再次回憶農鐵生的病歷,整份病歷只有一份甲狀腺的彩超提示考慮甲狀腺腺癌,但是后來在附四居然沒有再做彩超,而是做ct、ct增強、etct等等檢查,最重要的彩超沒有,最重要的病理報告缺失,真的很奇怪。
這張考慮甲狀腺腺癌的彩超不是附四拍的,而是農鐵生在縣醫院拍的,但是看到說是癌,就立刻來到省城看病。
楊平叫李國棟去普外科將農鐵生所有影像檢查的資料拿過來,楊平在辦公室再次慢慢地閱片,一張一張地看。
因為有些圖像已經嚴重出現溶解和模糊,楊平又吩咐農志溫去附四將所有的影像檢查拷貝成一張光盤,雖然比較麻煩,但是治病這個事情本來就是麻煩事,為了認真把這件事做好,有點麻煩也不算什么。
農志溫很是積極配合,立刻按照樣楊平的吩咐去附四,將影像資料全部拷貝成一張光盤帶過來,本來u盤要方便很多,但是很多醫院的u盤插口是封閉的,這是為了避免電腦中病毒,醫院的系統一旦中毒,那可不是小事情。
楊平知道很多病人的影像資料是光盤,所以自己的電腦不僅連著專用的影像顯示屏,而且還帶有光驅。
一張一張圖片反復地看過之后,楊平長長地吁一口氣,從最開始最原始的術前圖片,到兩次手術后的圖片,再到最新的圖片,楊平從影像判斷,這個甲狀腺腫瘤應該是良性腫瘤,憑借自己的閱片經驗,楊平非常自信。
但是病理診斷才是腫瘤的金標準,沒有原始的病理報告,這個腫瘤最終是什么只能是一個迷案。
即使楊平有絕對的把握,也不能說這個腫瘤就一定是良性的,楊平再次反復病歷資料,從兩次的入院記錄、出院記錄、手術記錄來看,診斷一直是甲狀腺癌,但是究竟什么分型分級分期只字未提,從頭至尾是甲狀腺癌,這就非常矛盾。
按道理,作為三甲教學醫院,這樣的病歷是不合格的,尤其是附四這種大型三甲教學醫院,更不應該,難道現在附四的病歷這么粗糙管理這么松散
如果是一個良性腫瘤,給做了甲狀腺癌根治術,然后還圍繞腫瘤做各種放化療和靶向治療
楊平不敢這么想,但是又不得不這么想。
應該不可能的,其中一定有什么誤會,楊平告訴自己。
因為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這些年,接觸的所有醫生當中,雖然有個別心術不正的,這極個別的心術不正的醫生也最多打打擦邊球牟利而已,絕大多數醫生是有原則有底線有職業道德的,絕對不會做違背基本原則的事情。
至少自己的印象中,沒有哪個醫生會給一個良性的腫瘤患者這么夸張地按惡性處理,然后上一大堆治療。
最多為了積極治療,將良性腫瘤做徹底的切除,這是完全符合醫療原則。
比如肺部的結節,在治療上有很多爭議,有些醫生認為應該手術切除,以絕后患,有些醫生認為不應該這么積極,在諸多證據證明是良性的情況下,可以觀察和定期復查,因為大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甚至圍繞肺部結節,有一些醫生專門研究肺結節,有些醫院還有專門的肺結節專科門診。
這是學術上爭議,也是沒有定論的東西,大家意見不同,處理方式不同完全是正常的。
但是對于惡性腫瘤的處理,已經做過兩次手術,不管當時的判斷是什么,術后做病理檢查應該是硬性規定,也是全世界的共識,不存在爭議。
如果真的不是甲狀腺癌,將良性腫瘤誤診斷為甲狀腺癌,這對患者是多大的影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