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骨的動作極快,很快完成截骨,然后就是矯形、上棒,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根本不像是在做一天脊柱側彎矯形,仿佛做的就是一個簡單脊柱壓縮骨折,整個過程毫無壓力。
從切皮到縫好皮,一個小時手術結束。
整個會場的醫生宋子墨的技術徹底的征服,他們任何一個首先遇到這種病例,根本不敢接受,只能放棄手術。
把病例的難度降低一些,他們可以給病人做手術,但是手術時間不可能這么快,這可是有二十個椎弓根釘,好幾處的截骨部位,速度再快,沒有三四個小時怎么可能完成手術。
此時的楊平,正在系統空間實驗室里忙碌。
他現在的課題不只一個,已經是雙開,尋找其它的空間導向因子的課題仍然在進行,研究腫瘤細胞的凋亡也正在關鍵時刻。
而且,楊平準備在系統空間實驗室設立第三個課題,目前的系統積分完全可以支撐三個課題同時進行。
第三個課題研究皮膚,楊平發現皮膚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器官,與其它的器官明顯不一樣。
楊平的皮膚擴增技術,沒有使用干細胞,沒有使用空間導向因子,因為目前找到的空間導向因子只有肌肉的因子。
皮膚擴增技術僅僅利用是患者身上的健康皮膚,利用這塊健康皮膚居然擴增出一大塊皮膚,這塊皮膚還是屬于患者自己的皮膚,不會有任何排斥,在理論上,擴增的面積是無限的。
為什么皮膚可以做到,而其它的器官無法做到呢
楊平現在心中的問題越來越多,他發現自己的研究越是深入,心中的問題越多,而且這問題亂七八糟的。
楊平計算了系統積分,決定設立第三個課題,專門研究皮膚,順便研究肝臟,因為肝臟也有一定的復制能力,這是其它器官都不具備的。
如果肝臟能夠像皮膚一樣在體外擴增,那么以后所有需要肝移植的患者,無需等待異體移植,只需要將肝臟上僅存的健康的肝臟細胞取出來,在體外進行擴增培養,這樣可以培養出合格的用于移植的肝臟組織,然后又回植到肝臟。
楊平越想越覺得皮膚是個神奇器官,皮膚不僅僅有可以復制的優點,他還有靈敏的觸覺,人類與其他動物比較,為什么智力遠超其它動物,很可能跟皮膚的靈敏的觸覺有關。
一個人不用眼睛看,只有手的皮膚去感覺,可以感覺出物體的形狀、材質,比如是木頭的,還是鐵的,都能做出基本的判斷。
從人體身上切取的一塊皮膚放在體外,它居然還能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去做出改變,就像它自己有大腦一般。
這個神奇的器官里面一定隱藏很多秘密,楊平決定也研究一番,不僅僅滿足于皮膚擴增技術,究竟為什么皮膚可以擴增,其它器官為什么不能擴增,里面的機制是什么,這才是楊平關心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