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的眼神依然沒有半點波瀾,他仿佛在做一個非常普通的手術,一步接一步,從容不迫。
重建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瓣環、主動脈幕簾以及左房頂、二尖瓣瓣環,夏書作為一助協助楊平,剛開始看到這種糟糕的心臟心里腦海完全是一團漿糊,現在也思路清晰,跟著楊平把每一個細節做好。
瑞典醫生坐在電子屏幕前,專注地盯著屏幕,他慶幸自己跟隨卡倫先生來到中國,能夠有機會近距離觀摩這樣一臺不可思議的手術,讓他重新認識中國醫生,中國醫學,重新認識ando手術。
一針一針地縫合,楊平將每一針做到完美,外科的縫合技藝在這臺手術展示得出神入化,這是真正的技藝,而不是簡單的縫合。
幾個小時后,看起來十分糟糕破爛的心臟在楊平的手里,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結構和功能,當心臟閉合后,重新進行復跳,不僅是夏書,瑞典醫生和所有人都感覺不可思議,這種心臟都可以修補好。
瑞典醫生看的有點傻眼,自己作為歐洲最頂級的心臟外科醫生,對楊平這種水平的縫合技術不得不頂禮膜拜,能夠把縫合做到這種水平,全世界大概只有這一人吧,至少他從來沒有見過第二個。
難怪他敢于主刀這種手術,獨步天下的縫合技術,超強的空間想象力,保證了這臺幾乎不可能的手術順利做完,避免進行心臟置換。
畢竟自己的心臟,而且活力還不錯,縫縫補補之后比起別人的心臟還是好很多。
如果移植別人的心臟,終歸要進行抗排異治療,而自己的心臟無需進行抗排異治療,楊平覺得,這顆心臟這樣縫縫補補再用一二十年完全沒問題,當然,如果沒有其它疾病,更長的時間也不是事。
瑞典醫生以前聽說過一個流行的說法,中國人的手因為長期使用筷子所以非常靈活,現在看來流言是真的,楊教授的這一雙手剛剛展現的縫合技術,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做到,上千針的縫合,每一針的縫合的縫合堪稱完美,正是這一針一針的完美合成整臺手術的完美。
術后卡倫被轉入u進行術后監護,按照慣例,對于這種重癥患者,即使放在u,外科研究所也會派人去值守,這次最適合派的醫生應該是夏書,因為夏書是第一助手,了解整臺手術的細節。
可是夏書的父親還在病房沒有出院,他正在猶豫的時候,護士長給他電話讓他安心工作,夏書父親的事情她會安排好,讓夏書不用擔心,這種病例很難得,一定要用心去跟進。
有了護士長的幫忙,夏書心里踏實很多,他知道護士長的辦事風格,做事周到細心,一定能夠把父親照顧好。這樣夏書沒有后顧之憂地去了u,參與卡倫的術后監護與治療。
卡倫術后最大的危險是大出血,因為上千針的縫合一旦出現一針松動,可以引起大出血。其次是術后感染加重或者無法控制,細菌再次侵蝕植入的瓣膜及附著部,甚至全身擴散。
u的醫生都是心內科醫生出身,缺乏外科思維,有外科研究所的心外科醫生參與治療,可以彌補u醫生的不足,這樣揚長避短,避免因為思維盲區而出現醫療失誤。
瑞典醫生申請一起照顧卡倫,但是因為他的語言不過關,不符合三博醫院的流程,后來還是因為他熟悉卡倫的既往病史,這樣對圍手術期的監護的意義非常大,所以醫務處同意他以跟診的方式參與卡倫的圍手術期診治,但僅僅是跟診,沒有任何權限,比實習生的地位更低,只是一個陪同者。
即使這樣,瑞典醫生也樂意,他想親自參與卡倫的治療,想看看這臺手術最后的效果,這顆心臟在楊平手里究竟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卡倫最后能不能恢復正常。
瑞典醫生有一個日記本,他事無巨細將整個治療過程記下來,如果真的成功,這將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手術已經結束,作為一個合格的器械護士,清洗器械是最后一步,也是最辛苦的一步,邱諾跟著周燦一起對今天的手術器械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