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民將主動脈和下腔靜脈修補好,速度又快又好。
其實如果按外科研究所的水平排名,李民的水平是最差,他的速度也是最慢,在培訓醫生里面是吊車尾巴,但是太平洋里魚可能隨便找一條比池塘里最大的魚要大很多。
血管被修補,鬆開大血管阻斷鉗,主動脈開始搏動起來,李民仔細檢查每一個縫合口,看是否有薄弱環節,這種縫合是不能存在薄弱環節的,薄弱環節極容易聚集血壓的衝擊力,最終再次撕裂,造成生命危險。
經過仔細的檢查,李民發現不存在薄弱環節,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等了十幾分鐘再做
整個手術過程李民表現得很穩,畢竟是世界頂級醫生帶教出來的徒弟,每一個手術步驟,他都不會省略,一步一步推進,雖然心里多少有點緊張,但是做到后面一絲緊張都沒有了。
李民表現出的水平完全碾壓彭主任和張主任,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一個鄉鎮醫院的醫生。
旁邊的官渡鎮本院醫生也是完全處於懵逼之中,李民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強大,以前因為他勤奮好學,水平在大家之上,但是再怎么也沒有超出鄉鎮醫院醫生水平這個范疇,現在的李民一舉一動完全是專家形象,彭主任和張主任拿不下的手術,他居然可以穩當地拿下。
"要是有人工血管更可靠,但是客觀條件不允許,這樣修補之后應該也問題不大,這幾天把血壓控制好,血壓不能過高,兩個星期后基本上不會有什么問題。"李民吩咐主管醫生。
主管醫生不斷地點頭,老院長對管床醫生不滿地說:"你不要光是聽著,拿本子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萬一忘記怎么辦?"
管床醫生立刻慌慌張張地去找小本子,巡迴護士遞來一張紙和筆,管床醫生趕緊把剛剛李民說的記錄在這張紙上。
"生命體徵?"李民邊問邊自己的眼睛瞄向監視器看數據,血壓有點低,90/54hg,心率也快108次/分,其余的還算在正常范圍內。
這說明患者因為失血不管是血容量還是血紅蛋白明顯不足,不過剛剛及時控制場面,避免了進一步惡化。
"把剩下的血全部輸進去吧,老院長,能不能想辦法再弄點血。"李民只能依據客觀條件做出最佳的選擇。
張主任立刻說:"拿我電話,通訊錄里的賀主任,那是血站的賀主任,我跟他說兩句,讓他趕緊送血來。"
別說在縣城的醫療界,就是縣城的各個領域,張主任都是個靈通人物,各大局的一把手,哪個不是張主任朋友,血站的賀主任那更是好兄弟,讓他幫忙救急送血,那是一個電話的事情。
果然,電話那邊的賀主任不帶一絲猶豫,立刻答應這人專車立即送血來官渡醫院,而且開口就是十二個單位的懸浮紅和十二個單位的血漿,就問夠不夠。
張主任轉頭問李民夠不夠,李民點點頭,足夠,這次,張主任重新從拿血這件事找到南橋張一刀的自信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