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醫療行業當個科主任也不只是技術的事情,其中包含豐富的人情世故,就算你的技術再好,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在這個時刻,一個血站站長給你送血如果按照條條框框來,別人完全可以不必這么快,不必送這么多,甚至可以拒絕你的要求,全縣就這么點血,憑什么送給你這邊。
人情世故在小縣城更加顯得重要,比如張主任如果手術遇到困難下不了臺,此時要能夠找到愿意救臺能夠救臺的人,如果手術出了點紕漏,患者家屬鬧事,要能夠找到幫忙說上話的人,如果上面有什么檢查,又要能夠找到幫忙指點兜底的人。
沒有人情世故,只有技術,遠遠不足以當個科主任,甚至有些科主任不怎么會做手術,有的乾脆不做手術,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人情世故,保證科室的正常運轉。
一般能夠備血的,交叉配血之類的檢查已經做好,血站只要按照原來的檢查送血就可以,鄉鎮醫院距離縣城遠,如果搶救需要大量的血還真不方便。
不過以患者現在的情況,也是等得起的,李民再吩咐麻醉醫生給患者補充一點膠體液,這樣維持容量的時間會久一點,補液其實很有講究的。
"我們繼續切除腫瘤吧!"李民沒有打算停手。
還有四個單位的血可以輸,足以支撐他完成這個腫瘤的切除,如果這個腫瘤放棄不切現在就關腹,其實對患者是不利的,因為張主任已經動開刀子,腫瘤本身還在出血,雖然沒有大血管爆血那么猛,但是長時間出血,積少成多,最終也會失血休克。
腫瘤的出血很難止血,不如切除腫瘤這樣可以獲得徹底止血,這樣以絕后患,不然很可能回到病房半夜還二進宮剖腹探查止血。
"腫瘤還切?"不僅是張主任,彭主任也是心驚膽顫的,剛剛已經打算放棄腫瘤切除。
李民解釋為什么切除的原因,同時表明,以患者目前的狀態,四個單位的血做支持,切除腫瘤是可行的。
老院長在旁邊也是驚訝不已,突然感覺李民好陌生,這完全是大城市專家的水平嗎,怎么進步這么快,快得有點恐怖。
大家不知道,李民在外科研究所可是楊平親自帶教,而且憑藉外科研究所的資源餵養,李民進修一個月,完全能夠頂上普通醫生幾年的修為,行醫時間長最終積累的是病例,比如在縣醫院,有些病例幾年看不到,但是去了天壇醫院,一天看的病例比縣醫院十幾年看的病例的多。
李民在外科研究所這段時間做的手術遠遠超過張主任幾十年做的手術種類,張主任幾十年往往在重復一些病例,而李民不一樣,可以接觸各種病例。
楊平對李民的培訓也是最科學的,先是將理論弄得非常扎實熟練,然后用大量的實驗豬練手,最后再跟著楊平和其他教授上臺,最后在楊平的指導下主刀一些手術,整個過程要求非常嚴格,步步推進。
"你們進修有大血管手術做?"
彭主任驚奇地問道,他們醫院目前根本沒有開展大血管手術,剛剛這種大血管的撕裂,彭主任最多只能幫忙緊急阻斷血管,然后用急救車往省城送,路上不斷輸血,最后能不能搶救過來全憑運氣,去年就有一個主動脈夾層撕裂的患者,在急診科就沒了。
李民手上的動作沒有停,說道:"很多馬凡式綜合癥的患者去三博醫院做手術,大血管手術現在楊教授一般不做,都是都是機會,大概這段時間獨立主刀的手術就有五六十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