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對腫瘤的分離不急不躁,完全按照平時的培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來,或者很多東西已經養成習慣,要理論有理論,要實踐有實踐,李民心里還是非常有底氣。
"這種腫瘤血管豐富,必須將與之相連的血管一根一根切斷結扎才能徹底切下腫瘤,因為侵襲性的粘連,這種手術不好做,術前要依據ct圖片做好計劃,否則很被動。"李民邊做邊說。
彭主任和張主任不斷點頭,說起閱讀ct和mri圖片,他們只有略懂一點基本功,平時都是結合報告來看,脫離報告他們很難獨立做出完善準確的判斷。
""腫瘤也有機會主刀?"張主任非常好奇。
李民坦言:"一般這種不是很復雜的腫瘤外科研究所碰不到,不過普外科能夠碰到很多,他們對我比較關照,愿意給我鍛鏈的機會,普外科有手術也愿意給我學習機會。"
剛剛說完,李民覺得自己的話不妥,可能有點傷人,但是自己絕對沒有有意去傷害別人尊嚴,只是順著問題如實回答,一邊做手術一邊回答問題,自然沒有經過琢磨,每句話都是自己真實的表達。
"你這水平在三博醫院怎么樣?估計比那些博士都厲害吧?"張主任認知中一直瞧不起那些高學歷的年輕博士們,認為他們動手晚,只是理論厲害而已。
李民搖搖頭:"外科研究所的醫生都是博士,我哪里比得上他們,我跟他們不知道差多少個檔次呢,要不是他們有耐心教我,我哪里會做這些手術。"
那些博士這么厲害,李民現在的水平已經是夠厲害的,那些博士比李民厲害,楊教授比那些博士還厲害,是那些博士的老師,那楊教授是什么水平,神仙水平?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李民手術,兩位主任一定認為李民在吹牛,現在李民的水平擺在這里,不信也得信。
"你還能做哪些手術?"張主任追問。
李民略微想了想:"普外科的基本手術都會,胰十二指腸聯合切除、器官移植等等現在不行,其它的問題不大。"
老院長看到李民現在有這種水平,心里樂呵呵的,哎呀,這送出去進修還是有收穫的嘛,難怪小李子執意去三博醫院進修,這家醫院是低調的寶藏醫院。
"李醫生、老院長!等下一起去吃魚,我釣上來的水庫吃草的魚,新鮮著呢,水庫邊上的農家樂廚師做魚的水平特高。"彭主任邀請李民。
張主任也跟著一起說:"是呀,一起去吃魚,等下好好聊聊,李醫生,等你進修回來,你就是南橋李一刀。"
看來,張一刀這個名號恐怕保不住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以后南橋這個地盤是李一刀的天下,張主任不免有點英雄遲暮霸主易手的悲涼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