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看了看跟來的學生,要是有熟手,可以讓學生來完成,可是明明來的時候跟來兩個學生,現在怎么只有一個呢?
原來其中一個學生走得太慢,沒趕上電梯,結果中途被某個科室的醫生臨時拉去推病人,現在下落不明。
現在這個學生都是剛剛輪科外科研究所的新手,不具備這種小手術的能力,楊平決定自己動手。
“馬上準備東西吧,我現在就取淋巴結。”楊平催促蔣主任。
蔣主任楞了一下,他明顯沒有猜到這種小打小鬧的操作大佬自己動手,蔣主任剛剛不是反應遲鈍,等著楊平來催促,他在等待楊平將工作落實給楊平打算自己動手。
清創包、利多卡因、生理鹽水、當然還有無菌手套、無菌標本袋、刀片,這些都是內科病房缺乏的物資,除了手套其它需要臨時調配,蔣主任將命令下達出去,符曉濤的主管醫生和護士長開始各種調度,臨時去倉庫取物資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向外科借調。
在借調的過程中,因為內科和外科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時不時有人過來問手套要多大、帶粉的還是無粉的、刀片用什么規格的,尖刀、圓刀還是彎刀。
如果不是蔣主任已經展開物資調配,楊平干脆打電話叫自己科室的醫生或護士送一整套過來更快,在多次反復的溝通之后,腫瘤內科終于湊齊小手術所需的物資。
當然,在他們調配物資的時候,楊平也沒有閑著,起草手術知情同意書、簽字談話都是親力親為,蔣主任在旁邊陪著,也幫不上什么忙。
小手術就在病房的治療室操作,主管醫生用輪椅推來符曉濤,然后將他扶上治療床。
“你給我當助手吧!”楊平吩咐帶來的學生。
學生受寵若驚、立刻開始幫忙,可能因為緊張,戴手套足足花費了幾分鐘,直到上臺的時候兩只手套都是皺巴巴的。
楊平的動作極其麻利,局麻之后,手起刀落,沒看到出一點出血,一顆淋巴結分離出來落在無菌標本袋里,蔣主任看到這一幕覺得感覺怪怪,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蔣主任覺得自己小時候一定也見過類似的場景,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整個過程,符曉濤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感覺往上一躺,事情就結束,這也太快了吧,甚至他覺得剛才自己還沒有找到舒適的姿勢。
研究生幫忙將標本直接送往病理科,病理科的溫儒正不在科室,關主任正好在,關主任問研究生問是哪個科室這么急匆匆地送標本,研究生回答說是楊教授讓送的。
關主任立刻讓人把病理標本接進去,不忘記吩咐一句:“這個標本讓溫儒正來處理,打他電話。”
楊平教授叫人親自送來的東西,肯定又是遇上什么疑難病例,關主任心知肚明,自己對這種標本有點吃不消,只有溫儒正能夠啃下,小溫這小子脾氣是古怪了點,但是有真本事,關主任對溫儒正一向愛護有加,還準備讓他接科主任的位置呢。
安排好標本之后,關主任讓研究生帶話給楊教授,溫儒正將親自制作和觀察病理切片。
會診完之后,楊平回到科室,病理診斷出結果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溫儒正單獨處理,出結果也是24小時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