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南都附一給出的診斷是:狂犬病。
不管是病史、查體還是各種輔助檢查,都支持狂犬病的診斷,診斷上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可是,狂犬病100%的死亡率,在現有醫療條件下沒有任何辦法。
楊平決定還是先看看病人,他穿上隔離服,戴上手套,給患者做了一套查體。
看完病人洗好手,脫下隔離服,回到醫生辦公室,仔細再看一遍患者的病歷。
狂犬病!診斷上沒有問題。
蘇教授說:“這個患者有點特殊,他是負責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一個科研任務,這個任務正進行到一半,如果沒有他的參與,這個項目至少要推遲5-10年才能獲得成功,但是現在這個項目對我們國家至關重要,所以上級讓我們全力以赴搶救,一定想方設法搶救過來,而點名要你參加緊急會診。”
本來楊平是外科醫生,不應該參加這種感染性疾病的會診,但是上級點名要求,蘇教授也只能照辦,蘇教授現在是壓力非常大。
帝都那邊的意思本來是盡快將患者轉到帝都進行治療,但是現在患者根本沒法轉運,只能就地治療。
“這不是其它的病,而是狂犬病,不管在哪里都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只能盡力而為,讓患者能夠多活幾天,狂犬病你說怎么搶救,現在只能對癥治療。”南都附一感染科袁主任直截了當。
“是呀,有些東西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百分百的死亡率,誰能打破?”羅主任也同意袁主任的意見。
蘇教授緩緩地說:“大家不要急,上級也會尊重客觀事實,會理解我們,但是即使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我們也要做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
楊平點點頭:“讓我想一想。”
如果在以前,他可能不會這么說,但是經過思思的治療之后,任何懸而未決的問題他都想嘗試一下,不管成功與失敗,他腦子里那種激情和好奇心總是蠢蠢欲動。
狂犬病,百分之一百的死亡率還想什么?還有什么新意見?
大家不免有點納悶,楊平究竟有什么新想法,他是天才,但是天才終歸是人。
得益于當時系統給予他的大量時間,楊平那時利用系統空間閱讀了大量的書和論文,可以說把系統空間利用到了極致,他一個人在系統空間長時間的看書學習,積累了大量醫學知識,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人會看他這么多書和論文。
楊平的手指輕輕地敲打桌面,當然沒有敲出聲音,只是保持一種節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