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玗當時也是顱內惡性腫瘤,腫瘤已經擴散,手術切得再干凈沒辦法根治,現在復查有復發的跡象。
“還能手術嗎?”寧琪聽到復發,很是緊張。
“手術沒問題,但是手術切除后還是會復發,而且這個部位第二次手術切除一部分之后會遺留后遺癥。”楊平看完寧玗的mri圖片。
“那怎么辦?”寧琪很是害怕地看著楊平,她現在的表現就像一個鄰家小妹,而不是霸道女總裁。
楊平想了想:“我們現在有一種新方法,可以一試,這種方法有希望根除殘留的和復發的腫瘤,不過有一定的風險。”
“我聽你的。”
其實每一次,寧琪都是聽楊平的。
“可以一試,如果要用,他使用的劑量應該比較小,風險相對來說比前面的病例低很多,讓他住院,我來安排治療。”楊平果斷地做出決定。
寧琪立即打電話給寧玗,安排他住院接受治療,越快越好。
“我就不耽誤你時間了,我去看看孩子,剛剛和小蘇通過電話。”
寧琪是楊平兒子的干媽,她經常過來看孩子,和小蘇也是很好的朋友。
——
“楊教授,你看,這是捐款人員的名單,我們都進行過調查核實,打勾的是合格的,打叉的是不合格的。”
基金會的陳秘書從公文包里將名單遞上來。
三博基金會很早就存在,它是一些東南亞的華僑富商建立的慈善基金,當初三博醫院就是南都省政府用華僑捐助的資金的建立的。
后來三博醫院成立后,基金會也不怎么活躍了,平時也就資助一些大型設備,資助醫生去國外進修學習。自從郭敬堯先生往基金會里注入楊平的科研專項資金后,三博華僑基金又活躍起來,慢慢地變成了楊平的科研專項基金,因為幾乎所有的資金是對口捐給楊平做科研。
這些華僑也慢慢重視起三博基金,有些富商直接擔任基金的監督管理要員。陳秘書就是幾位東南亞富商推薦代理管理基金。
三博基金名字上帶有三博基金,但是它是完全獨立的,不接受三博醫院管理。
現在給三博基金捐款的慈善人士越來越多,多到數不過來。
所以審核名單是有必要的,現在捐款的人多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捐款,比如資金來源有問題捐助者風評不好的,楊平是不愿意接受捐款的,他不是什么錢都接受。
楊平瞄了一眼名單,發現上面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里高揚,而且名字后面打了一把大大的叉。
“這個人?”楊平手指點在里高揚的名字上,他覺得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
陳秘書立即解釋說:“哦,他是bg公司的董事長,銳行公司的死對頭,仗著在世界醫藥行業霸主地位到處打壓孤立銳行,所以已經被我們列為不友好人士,不友好的人士的錢我們堅決不要,擔心存在一定的風險,他們捐款的目的可能不純,帶有一定的不良因素。”
楊平點點頭,覺得挺合理的,既然志愿者人數有限,為什么不能給友好人士,非要給不友好人士。既然這么多人捐款,有很多選擇的余地,為什么不能接受友好人士的捐助,非要去接受不友好人士的捐款。
里高揚,楊平想起這人來,倒不是因為他是bg公司的董事長,而是因為他是楊平的患者,楊平給他主刀過手術。
對了,這是約翰內森推薦的患者,前不久還看過他的復查資料,這家伙已經復發了。
“要是對名單沒有問題,我們就按這個名單公布符合捐助資質的捐助者。”陳秘書接過楊平遞回來的名單。
“就按這個名單公布吧。”楊平同意。
——